胡洪庆、李季莲主编的《高昌艺术研究(精)》为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项目"中国古代民族艺术研究系列"之一。高昌是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的古称,按时代顺序曾经是姑师--车师王国、高昌郡、高昌国、唐西州、回鹘高昌国的所在地,至今尚保存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柳中故城等和柏孜克里克、吐峪沟、台藏塔等历
荆楚文化诞生于今天的洞庭湖流域,它是中国先秦三大文化体系(华夏、东夷、荆楚)之一。在中国的各种文学形式中,“楚辞”可能是最飞扬跳脱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民情,以及表现方式、浓郁的抒情风格,带着明显的“荆楚文化”色彩,而它也正是“荆楚文化”浪漫性格的代表。荆楚文化虽然早期带有华夏文化的基因,但
本书辑录1911年至1927年蒙古地区的历史资料。资料主要来源有二:其一是当事人亲身经历的记载;其二是官方的原始文件。内容包括:1.清朝末年俄国干涉中国内政,反对清政府在蒙古地区实行“新政”,策划外蒙古地区“独立”;2.中、俄、蒙三方恰克图会议;3.外蒙古自治期间的政治、经济情形,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4.中俄关于蒙古
《老湖南的趣闻传说》由徒步天涯主编,是一本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读本,分老湖南的历史、地名、山水园林、名胜古迹、建筑民居、饮食、购物、娱乐、交通、乡俗、俚语、名人等部分,《老湖南的趣闻传说》展示了湖南旅游文化之丰富、有趣的一面,不失为一本有关湖南的旅游文化手册。
《海峡文丛:海峡文化论集》是福建师范大学博导刘登翰老师所作的闽台文化研究成果的汇总,包括了与海峡文化相关的多篇文章、对南少林之谜的推想以及对与“台独”相关的文化理论的评析。内含《跨越海峡的文化足迹》、《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台湾族群问题的历史背景》、《追寻中国海外移民的民间记忆——关于“过番歌”的研究》等文章。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在本书中,多位专家学者细数了北京悠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将北京几十万年的沧桑和积淀展现在各位读者面前。
《闽南文化研究院学术文库:闽台文化的多元诠释(三)》主要内容包括:关于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与实践之比较、闽台地名: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表述、生态保护展示区保护为例、深化两岸闽南民间信俗交流的对策、西湖溪谷地的客家聚落空间与宗教神圣中心、台湾客家义民爷信仰的特色等。
本研究以古佛山镇作为研究对象,将GIS方法与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明清以来佛山城市文化景观演变的历史过程为主线,解读明清以来佛山城市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环境基础、城市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社会文化空间意涵,以及城市文化景观形成演变的动力机制和景观特质,并进一步剖析了历史时期佛山城市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及其社会文
《老湖北的趣闻传说》编著者徒步天涯。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读本,分老湖北的历史、地名、山水园林、名胜古迹、宗教陵墓、建筑民居、饮食、购物、娱乐、交通、乡俗、俚语、名人等部分,展示了湖北旅游文化之最丰富、最有趣的一面,不失为一本有关湖北的旅游文化手册。
本志记述了溆浦县1978年至2005年27年间各领域、政府各部门、社会各行业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变化。属资料性工具书。溆浦县1978年至2005年27年间各领域、政府各部门、社会各行业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变化。属资料性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