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部贯通古今的通史名著,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司马迁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打破了以年月为起讫如《春秋》的编年史、以地域来划分如《国语》的国别史的局限,创立了贯
本书在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中国历史串联起来后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历史跨度从远古时期开始,一直到中华民国,内容涉及经济、文化、人物、风俗、制度、战争、趣闻等诸多方面,让读者在轻松快乐中了解历史,读通历史,增加知识积累,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光彩夺目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明1368年-1643年(第14册)》为台湾畅销时间最长、得奖次数最多的历史读物。《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明1368年-1643年(第14册)》内容上起远古,下终明代中叶,作者选取这段漫长历史中富于教益的人和事,写成一系列轻松而富于情致的短篇故事。全书凡1075篇,200万言,故事之间相互勾连,前后贯通
《二十五史》是在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的基础上加编了《清史稿》后合编而成的,其规模非常巨大。全书共计3795卷,4000余万字,从第一部《史记》,至最后一部《清史稿》共历时2000余年,系统完整地纪录了民国以前历代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司法等多方面史实,语言优美,哲理性强,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一部图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一苇可航的近邻,自古以来中日两国就保持着从未间断的文化交流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文化之缘”长期把两国维系在一起,共同创造着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为世界的进步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这本由冯佐哲著的《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以历史上各个时期中日关系为背景,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中日两国几千年来文化交流的历史,尤其是对各
本书扼要介绍了7~19世纪阿拉伯与中国交往的历史,不仅讲述了杜环的阿拉伯之行、郑和下西洋时与阿拉伯的交流,而且介绍了中国与阿拉伯的古代贸易情况、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交流的情况,书中尤其重点介绍了阿拉伯医学对中国医学的影响。可以说本书对读者了解中阿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历史提供了基本的资料和知识。
中国的丝绸历来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从汉至唐,大批的商贾经由陆上“丝绸之路”连贯着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从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东西方交往的要道,我国的瓷器则通过这条通道销往世界,成为世界各国向往的珍品,而国外的香料、象牙等贵重物品也成为中国统治者的必需品,宋元时期海上丝路出现空前
《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以中国哲学为中心的思考》汇集了作者郭齐勇十多年来的一部分学术随笔,略可反映作者的现实关怀与终极信念。全书按内容大约可归为四类:“文化守望篇”反映作者对当下社会文化包括现代性的反思、批判与建设性的意见;“教育反思篇”搜集了作者对大中小学教育和文科科研之体制与现状的检讨、省察与建议的部分文章;“人生拾
一、远古时代天地初开的传说人类的起源从“禅让”到“传子”二、夏商周商汤伐桀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 三、春秋战国重耳逃难一飞冲天的楚庄王至圣先师孔子卧薪尝胆的勾践商鞅变法纵横家张仪胡服骑射 四、秦汉秦朝始皇帝指鹿为马陈胜吴广起义鸿门宴楚汉相争太史公司马迁王莽篡权决战昆阳蔡伦造纸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三顾茅庐赤壁之战七擒
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我们的祖先凭借伟大的智慧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并以强大的生命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远古的蒙昧,走出了一条非凡的道路,铸就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是人类过去的轨迹,今天社会的高度文明发展,是从前人创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马克思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它反映人类改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