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出师颂》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绍兴年间入宫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乾隆皇帝曾将其收入《三希堂法帖》。1922年,逊位清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1945年后失散民间。《陆机平复帖索靖出师颂/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收录了经典行书作品以供书法爱好者赏析。
《胆巴碑》,全称《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亦称《帝师胆巴碑》。墨迹纸本。楷书。原卷纵三三·六厘米,横一六六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卷为赵孟頫在元祐三年(1316)六十三岁时奉元仁宗敕命撰文并书写的碑文稿本,记述了元朝帝师胆巴的功德事迹。字体秀美,法度严谨,规整庄重,神采焕发,较能体现“赵体”字的风
《玄秘塔碑》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字体以方取势,引筋入骨,遒美劲健,世人称柳书险劲,然不失端庄沉着之态,故历来学大楷的人,往往以此碑为入门典范。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颜真卿撰文并书。据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七记载,此碑立于唐大历十四年(七七九)。原为四面环刻,今存三面,上下断为两截,左侧铭文部分已被磨去。碑阳十九行,碑阴二十行,行三十八字;右侧五行,行三十七字。今残石高一百七十五厘米,宽九十厘米,厚二十二厘米。碑
《张猛龙碑/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无书写者姓名,碑阳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列。额正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三行十二字。古人评价其书“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
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窑)。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他们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为祈富欀灾而开龛造像。他们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的史实,因此,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官集贤直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卒赠魏国公,谥文敏。元代书画大家。真、行、草、隶、篆无不精绝,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代虞集认为:“赵松雪书,笔既流利,学亦渊深,可谓书之兼学力天资,精奥神化而不可及矣。”《赵孟頫真草千字文》,纸本册页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艺美联主编的《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收录了赵孟頫的行书作品以供书法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