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原理》是根据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9年12月发布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建议”的精神,并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编写而成的。全书主要介绍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各种机构的类型、特点、功能、运动分析和运动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
《高职高专机电及电气类“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基础》按照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编写,主要包括高职高专非机械类专业(如电气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检测技术、电力、工业企业管理等)需要了解的机械基础知识。全书共12章,内容包括机械工程材料、金属热加工基础、机械传动概述、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常用机械零件
本书从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出发,以“必须与够用”为原则确定编写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机械概述,构件的静力分析,直杆的基本变形,连接,机构,机械传动等。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并针对高职生源的特点,本书提出了以接近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训练形式和对实际机械传动装置进行综合分析的综合实训课题,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该课题用于课程综合训练环节效果良好。本书是在此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贯彻以“机械分析为主线,实际应用为目的”的
《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基础》共16章,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常用材料,钢的热处理,构件的受力分析,构件的强度计算,互换性与公差配合,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带传动与链传动,机械常用零部件,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平面运动机构,轴和轴毂联接,间歇运动机构,液压传动,机械零件成形技术。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非机械制造类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原理》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机械原理课指组”2009年制订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融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由长期担任机械原理教学的一线教师们精心编写而成。全书以机构设计为主线,机构分析为设计服务,机械系统方案设计为目标,共分为十二章,主要包括机构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机械基础系列:机械基础》为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理念,将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三门课程的经典内容与最新成果进行了优化整合,强化了工程应用,突出了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机械基础系列:机械基础》共分三篇11章,主要内容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常用工
本书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主要阐述了静力学基础、平面汇交力系、力矩和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刚体的基本运动,平面连杆、凸轮,间歇运动机构,带传动、继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系、联接、支撑零部件、润滑和密封装置等。
《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十一五”规划教材:机械原理(第2版)》是根据国家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批准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全书由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组成。理论教学内容共分13章,包括绪论、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
《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国家标准汇编(人体振动与冲击卷)》收集了截至到2010年12月31日批准发布的有关人体振动与冲击的现行国家标准11项,包括人体振动测量的试验方法、分析方法、人体姿态(立姿、坐姿和卧姿)等方面内容。上述国家标准大多是由ISO/TC108(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现行的国际标准等同转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