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哲学》出版于1900年,是西美尔为数不多的大部头著作之一,主要阐释自近代以来的货币经济现象以及与它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货币哲学》并非一部纯粹的经济学著作,分析货币的社会经济机制不是西美尔货币理论的重点,货币及其制度化的现代发展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内在生活、精神品格的影响,才是西美尔货币文化-现代性理论
本书研究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人民币产品创新问题,全面介绍了境内、境外人民币衍生产品基本情况与主要特征,系统总结了境内、境外人民币衍生产品及其市场的运作模式和机制,阐述了境内、境外人民币衍生产品及其市场的互动关系,研究了货币国际化的主要功能和度量,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第8版在内容和资料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补充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对外金融战略的重要选择。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试验,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在历史上几乎是没有过的。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大国的货币必须是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崛起和中华民族复兴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驶向彼岸:人民币从国家货币到国际货币》紧紧围绕人民币国际化实践,就人民币国际化目标、路径、
《外汇储备优化管理》以金融安全和国家利益为视角,研究外汇储备的多目标优化管理问题。首先,分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可持续性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探寻决定外汇储备变化的短期和长期因素。其次,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对外汇储备进行多层次划分和测度,测算出外汇储备的交易性规模和投资性规模。再次,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多目标结构优化及动态投资组
内容介绍 本书提出新的货币政策理论:负利率目标制理论。从实体经济规律阐述为什么负利率目标制是*的货币政策,以及目前尚未进入负利率的国家如何实现负利率目标制,已经实现零利率或负利率的国家如何在未来更好地执行零利率或负利率。本书不仅适用于货币经济学家、中央银行家与其他货币政策制定者,同样适用于企业筹资者、金融市场投资者、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现行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存在的一些缺陷,促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1年11月正式启动了对2000MFSM与2008MFSCG的全面修订。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了2008MFSCG与2000MFSM修改合并版的草稿2016MFSMCG,国内关于2016MFSMCG的研究比较薄弱。本书基
货币金融学
全球化、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随着对外贸易在全球经济总产出中的比重和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增长,经济开放国家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全球经济情况。全球化趋势对货币政策赖以操作的金融环境产生了强大的作用,进而对各国中央银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既然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作为一国货币政策制定者,中央银行就必须从全
本书在提出“积极金融安全”和“消极金融安全”两个新概念的基础上,从政治与宏观经济、市场与机构两个视角,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深入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金融安全可能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保障中国金融安全的能力建设措施和风险防范手段。本书的研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后,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中国的货币环境面临固定汇率制度难以为继、资本项目管制到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过渡,这个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工具选择、操作原则以及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面临调整。《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立足中国实际,引入DSGE模型模拟了当前货币制度选择对经济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