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老子的宇宙观、老子的天下观、老子的社会观、老子的道德观、老子的辩证观、老子的运动观、老子的为政观、老子的教化观、老子的战争观等维度深入剖析了老子的世界,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读本,同时也为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个实践上的探索。
本书包含《文心雕龙校读记》及《读庄子天下篇疏记》,二种均为钱基博先生的重要著作。《文心雕龙校读记》对《文心雕龙》各篇,分别阐发其旨趣、校勘其异文。《读庄子天下篇疏记》则以按语的形式,对《庄子?天下篇》进行研究解读,末又附《太史公谈<论六家要旨>考论》。二书对研究古代文论、庄子以及先秦哲学思想有指导意义,虽篇幅不巨,然皆
本书内容包括《论语》原文以及注释、译文、评析。其原文择取了最有校勘价值的诸个善本,其注释主要参考《十三经注疏》中的何晏、邢昺《论语注疏》、皇侃《论语义疏》、朱熹《四书集注》、刘宝楠《论语正义》等经典校注本,出以简明通俗的注释和今译,逐章加以评析,以利读者深刻地领会原文的内涵,把握其要领,明了其不足,借鉴其中具有普遍意义
《易余》为明末清初大思想家方以智的易学代表作,是先天易学、象数易学、义理易学结合的典范。是书不仅提出了“一分为三”思想,而且近似于西方哲学的论证推导,迥异于中国传统的哲学著作。全书分上下卷,卷首有《易余小引》、《三子记》和《易余目录》,后附《象环寝记》。此次增订,主要作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增加了导读、后记,便于读书更好
《日本正平本论语集解》是指1364年(日本南朝后村上天皇正平九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由堺地人氏道祐居士在泉州堺市梓行的《论语集解》十卷。这是和刻汉籍中留存最古老的《论语》刊本。今传世的正平本《论语集解》十卷有三种本子,另有一复刊本。《日本正平本论语集解》是日本最早的《论语》刊本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道德经》为老子所作,仅仅五千多字,共八十一篇。其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风采不减,其提出的朴素辩证法以及富有哲思的妙语箴言,折射出玄远的大智慧,今日读来仍能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迪。本书以原文+注释+解折+引证索引的五个步骤,将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进行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治国之策、为人处世方面的阐释、
这套书是从253000多册古籍旧藏里归纳综合,整理出当代人较熟悉的五十余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经典,经龚鹏程、王梦鸥、徐瑜、简宗梧、傅锡壬、张晓风、詹宏志等五十余位学者疏解,用生动流畅的白话文进行了现代诠释,影响深远,被几代华人奉为传家必藏书,更有数百万读者奉其为经典入门的必读书目。 本书特邀知名学者解读《论语》《孟
“中国建本珍品名家系列(第一辑)”是当前国内首次对中国建本古籍名家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保护、研究的丛书出版项目。本项目是丛书的首批示范品种,也是丛书的基础性品种,所收图书的版本、主题内容、印刷技艺均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朱熹为建构理学思想体系而遍注群经,《周易本义》为其《易经》系列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在正本清源上下功夫,从而揭
本书分两部、十篇、八十一章,这些篇章都被笔者重新赋予了名称,但其篇序和章序却不是笔者任意组合而来的,它们在《老子本序本义》中的位置,完全是由它们在帛书甲乙本中原本的位置决定的;《老子本序本义》分篇合理,篇的中心思想明确,章与章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凑,译文朴实无华、清晰明了,不仅还原了《老子》一书的本义,同时也还给了我们一个
“四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本书收录宋代至明清时期对“四书”注释、考证、订补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文献六十余种,其中不乏名家力作,如元张存中《四书通证》、元胡炳文《四书通》、元赵德笺《四书笺义》、明陈琛《陈紫峰先生四书浅说》、清宋翔凤《四书古今训释》、清毛奇龄《四书正事括略》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