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目前国内**部研究“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专著,它在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无直接利益冲突”研究的整体框架,剖析了“无直接利益冲突”生成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对于深入理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生成逻辑,维护社会稳定,有效渡过矛盾凸显期,必将有所裨益。
本书着重介绍中基透明指数的开发背景和指标体系,以及现行法律法规对基金会信息披露的具体要求;对中国3046家公益基金会的透明度现状进行了总体分析;从公募与非公募、民间背景与非民间背景、在民政部注册与在地方注册等多个角度,对各类基金会的透明度表现进行了分类比较;对总资产、捐赠收入、公益事业支出前100名基金会的透明度表现进
《华侨华人文献学刊》是以华侨华人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国际化、学术性专题学刊,内容包括华侨华人文献研究论文,立足于**手华侨华人文献基础上的华侨华人社会研究论文,以及华侨华人文献评介,新近出版的华侨华人研究书籍的书评,世界各地华侨华人文献典藏机构、华侨华人研究机构的介绍,华侨华人研究学术动态等文章。
本书聚焦西南边疆社会稳定,运用华侨华人学的综合研究方法,从移民出国到移民回国,从汉族华侨华人到少数民族华侨华人,从国内应对到西南邻国政策,展开全景式的侨史侨情研究。同时尝试将汉族华侨华人与少数民族华侨华人混合研究的模式,分析华侨华人与西南边疆的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稳定、思想稳定和国际环境稳定各方面的互动。在这个
本工作文集,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公务员局)综合管理与培训处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组织编辑,是“广东省公务员芬兰专题研究班”第五期的培训研究论文。学员们用论文的形式,运用所学公共管理理论并结合芬兰公共管理经验来深入探讨广东公共管理实践,涉及公务员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社会政策和公共治理等各个方面,
本书着重探寻华工参与修筑太平洋铁路的足迹,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修路缘由;开路先锋;探寻足迹;缅怀道钉。展现了华工参与中央太平洋铁路*困难时期和*艰巨地段的兴建过程,也展现了华工作为完成太平洋铁路基础性工程的主力军的真实生活。该书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画册,精选具有历史和探询价值和品质好的照片近600幅。本书采用的图片多经
张明澍、田改伟、陈海莹编写的《国家治理问题研究》包括的19篇论文,是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召开的“国家治理理论与问题研讨会”60多篇参会论文中遴选出来的,反映了国内研究国家治理问题的主要方面,如国家治理的基本理论、国家治理与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与经济政治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与反腐败、国家治理的研究方法等。文中
2014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元年,关于国家治理,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杨光斌主编的《国家治理研究(2015.1)》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中央领导决策机制进行了顶层设计,描绘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也是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这一愿景的蓝图。
村委选举拉开大民主的序幕,演绎农村*闹猛的大戏,各路豪杰闪亮登场,扭动各种舞姿,聚焦于《村委选举调查》的平台上。王国林编*的这本《村委选举调查》以口述史的形态呈现,材料来自田野调查,84村的1530位受访人共同发声,内容可以还原,处处展现原生态的风貌。
由郎友兴、周松强*的《改革与乡村(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义乌市七一村村庄整治研究)》是一部基于实证调查之上的有关村庄变迁的*作,涉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达地区村庄内部政治权力变迁的问题。本书通过对浙江省义乌市七一村个案的研究,探讨因村庄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村民自治机制的引入而带来村庄权力结构发生的诸个面相及变动背后的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