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有关鄂东南地域文化的考察与研究的史话著作。作者从考古、民间习俗、自然物候、田野种植、冶炼工艺、民间手工艺、民间信仰崇拜、族群生活特点等方面入手,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史料辨析,梳理出了鄂东南地区的人类历史和文化创造的脉络,叙写了绵延在这片土地上数千年的文明史和深沉的乡愁。
该书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今上海市所辖范围为界的前近代上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开发和成长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目的是探究现今上海范围内在近代之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该书自1990年出版后,即引起海内外有关同行及学者的普遍关注和好评。修订版修改和增补有关史料。
这里凝固的美丽,已然逝去;这里展现的风情,早成往昔。这里,我们将旧京寻觅…… 《寻觅旧京》是《皇朝落日》一书的姊妹编。此书主要载录与老北京相关的建筑、风情等影像及其背后的故事,百余年来紫禁城、北海、中海、南海、天坛、雍和宫、清漪园、西黄寺、东黄寺等帝京著名景物的旧影悉数收入,庙会市井、究竟风情皆娓娓道
《三祖文化论坛汇编》汇集了弘扬三祖文化二十年来主要领导题词题字、活动照片、专家言论、研究成果,全书主要对涿鹿县九十年代以来历届三祖文化论坛论文和照片进行汇编,从中筛选了上千张照片,搜集了1995年以来所有的论坛论文,共计照片80多幅,正文文字30万字。本书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遗址遗迹及景点照片;二是领导及专家对三祖
《<千村故事>精选(套装1-3册)》按照代表浙江历史文化村落的地域分布,反映各个方面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具备“三性原则”的要求,从“千村故事”一套丛书8卷故事中遴选出260个故事,汇编成精选本,分为卷一、卷二、卷三,三卷本。其中,卷一展现浙江历史文化村落布局、人居环境、礼仪道德及耕读文化,收录了《生态人居卷
《平谷史话(修订本)》在对原有内容大致保持原貌基础上,不仅增加了新的内容,增补了一些新的认识,修正了个别错误之处,而且将革命斗争史部分一并增编其中。《平谷史话(修订本)》作者30余年来致力于平谷历史文化研究,查阅了与平谷有关的典籍文献,走遍了全区每座村落,踏察了区内能够看到的文化遗存,“抢救性”地访谈了数以千百的知情老
近代中国,唯一能与上海并称“大”的城市是武汉。“大上海”被称为“东方巴黎”,“大武汉”则被誉为“东方芝加哥”。“东方芝加哥”繁华的背后,流淌着怎样的日常生活和大众欢愉呢?本书聚焦民国武汉日常生活与大众娱乐,对于民国时期武汉的下层生活、女性的人生、日常交往、公众生活和社会心态有着细致的刻画,对以汉口民众乐园为中心的大众文
(万历·康熙)《大田县志》为了保护和挖掘优秀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志书存史、资治、教化功能,大田县方志办从2000年开始,搜集和整理地方旧志,对旧志进行点校出版。本书包括明万历《大田县志》和清康熙《大田县志》合订出版。明万历《大田县志》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612年)知县刘维栋主修,全志31卷,内容包括舆地志、
河湟是指今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唐时是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湟水是黄河上游支流,源出青海东部,流经西宁,至甘肃兰州市西汇入黄河。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历史、人文、地理、民族风情、旅游文化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一副副精美绝伦的河湟画卷,真实再现了河湟古老文明和现代新貌。全书以往事、景点、人文、民间四大部分为主
本书收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31种稀见且文献价值较高的地方志。其中有5种为稿本:(民国)《牟平县志》、(光绪)《唐栖志略稿》、(同治)《鄞县志》、(民国)《大田县志稿》、(民国)《犍为县志》。另有若干种为《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未收录,如(民国)《津门精华实录》、《贵阳府乡土地理志》等。还有几种名家批校本,如(康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