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学.第二十辑》内容主要包括:汉学家访谈录、汉学史研究、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中外文化交流、文献与书目、书评与书介等。从知识上梳理中国文化外传之轨迹、人物和著作,构建各国的汉学史,理清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化发展,重建当代中国文化价值。
《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的作者尹伊君从中国近代社会、法律转型的现实问题入手,在社会变迁和中西比较的背景下,对法律的概念、法律变革与法律传统的关系、法律秩序与法律规则、法律现代化与法律本土化以及法治等重大问题重新加以梳理和理解,提出了“双重社会”的理论模式。《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作者认为,中国社会与
《上海的白天与夜晚》叙事风格平实自然,内容简明扼要,涵盖了上海所有值得关注的地方,片中的视频、图片、历史叙述、历史照片做得都很出色。全世界所有旅行社都应该收藏这个DVD。——纽约美俄关系协会会长 这个DVD让我很想见识一下上海的基础设施、公园和快节奏的夜生活。上海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排行榜上的排名不断靠前,也就不足为奇
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图文珍藏修订版)
《余嘉锡古籍论丛》收录余嘉锡先生所著《古籍校读法》(又名《古书通例》)、《书册制度补考》等论著及有关古籍的序跋论述三十余篇。内容关涉古籍校读的方法、古籍的流传、古代书册的制度沿革等。考证缜密,论述详博。余先生字季豫,湖南常德人,生于1883年,卒于1955年,是古典文献学家、历史学家。平生读书甚广,著述颇丰。着有《目录
这里描述了从考古资料探索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原始社会的状况。上起人类的原始,下与夏商周对接,涉及中国史前考古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对象的方方面面。远古时代主要描述了我们的远古祖先(约180万年前-1万年前)、新石器时期(约公元前1万年-前3500年)、铜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3500年-前2000年)和周边地区(东北、甘青、东南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就读于中州大学、文治大学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曾为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49年,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代表,并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历了中华人民共和
中国文化遗产日的由来、中国记忆2、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国家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