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与东北亚经济合作
理论方法层面,本书建立了湖南绿色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当前直至2035年绿色湖南建设中经济、资源、环境的主要变化进行了定量模拟,可供相关研究参阅。政策实践层面,本书对湖南绿色发展的10类关键技术推广机制、4类重点领域建设机制以及促进绿色产品供给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案例和对策分析,望对相关智库研究有所裨益。
本书以中国成立最早、面积巨大的具有国家水平经济开发区之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案例,客观真实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发区的发展成就和演变历程,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经验。基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缘起大港、筑巢引凤、实业立区、产城融合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本书共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都先由简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剧增,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相比,可谓是超高速发展。但是,受世界经济下行的影响,发展速度问题、产业结构性问题等方面的情况变化,使发展方向令人关注。对此,中央提出解决之策: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
《海洋生态评估系列报告:海岛生态指数和发展指数报告(2018)》的基础数据源于地方填报、海岛遥感影像人工解译、海岛监视监测系统和统计调查、实地核实等,经后期资料梳理、统计、测算、分析,完成海岛生态指数评价和发展指数评价。《海洋生态评估系列报告:海岛生态指数和发展指数报告(2018)》主要由十一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海岛生
19世纪上半叶的技术变革导致西欧空前的经济增长和资本形成;然而,爱尔兰几乎没有参与这一进程。在北大西洋经济繁荣的同时,1845年至1850年的爱尔兰大饥荒造成150万人死亡,数十万人逃离爱尔兰。爱尔兰经济为何未能增长,以及“爱尔兰为何挨饿”仍是经济史上悬而未决的谜题。作者认为,饥饿是由饥荒前几十年经济总体不发达造成的。
如何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谋划好“十四五”发展宏伟蓝图,是陕西亟待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研究报告基于对陕西“十四五”发展的整体考察,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从多个维度对陕西“十四五”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既包括对陕西省“十四五”发展目标和内容的思考以及
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提供生态产品,营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国土空间优化利用格局。选取湖北省的*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试点示范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案例地,引入空间生产理论、协同论和人地关系理论,确定管治和空间管治概念内涵,基于改进后的Hufty管治分析框架,厘清地理学意义上
《后疫情时期的中国经济再平衡》从质量与速度、消费与投资、经济与社会、线上与线下、城市与乡村、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10个方面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疫情对中国经济各个领域带来的冲击与失衡,探讨了后疫情时期通过结构调整使中国经济恢复平衡、行稳致远的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底线任务。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基本方略等作出部署。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