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草木情深、人间百态、如烟往事、土味生活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堡子口·堡子尾;从河沟到邛海;诸葛梨园;一棵枣树;风吹白杨;几味中药;胡豆花开;稻花香;有竹的日子等。
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幅中国传世名画。从2022年春晚《只此青绿》《忆江南》引来热议,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的惊艳亮相,中国画和节气的结合,成为当下“最中国”的热门表达。该系列散文陆续在《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刊登,具备一定的读者基础。散文集以节气时令为线索,每篇3000字左右,贯穿起中国绘画发展脉络,写作风格融
《海录注》冯承均释,三卷,民国二十七年商务印书馆本。此书为冯承均为《海录》一书考据注释而成。《海录》一书为清代谢清高口述,杨炳南笔受。谢清高(1765-1821年),嘉应州金盘堡(今梅县丙村镇)人,少年时跟随商人出海贸易,遇风暴落水后为洋船救起,1783年后跟随外商游历世界14年,通多国语言。1797年32岁时归国,定
本书辑录并萃选柴剑虹先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撰写的序跋70篇、书评45篇,举凡敦煌古韵、学人轶事、文史考据、故老传说,无不抽丝剥茧、娓娓道来,在文中每见其学术层面的真知灼见,可谓是序跋亦是专论,为书评更为佳文。
本书为清末名臣河北丰润人张佩纶的日记。张佩纶(1848-1903),清同治十年进士,官至侍讲学士。与吴大澄、陈宝琛等人号称“清流党”,为李鸿章幕僚。本书为光绪四年张佩纶任侍讲期间至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所记,但并非连贯,中间有断层。日记不仅记载了当时的一些史事,有史料研究价值,而且记载了大量读书笔记,反映了张佩纶
《爱与孤独》是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的经典散文集。其中既有作者人生重大经历的真诚自述,亦有深邃的内心剖白和生活省思。主要内容包括: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人人都是孤儿、有爱心的人有福了、爱的反义词、爱使人富有、表达你心中的爱和善意、不敢善良、朋友、亲疏随缘、用什么报答母爱、孤独等。
本书内容包括:众人的口碑、父亲的晚年、国庆之夜、持家的本领、兄妺、养育护佑、搭搭放放、老屋、堂兄和他的“过房娘”老师、庆云先生、天有不测风云、亲戚、香蕉、杂木箱、气味、好难的换房等。
1975年,陈顾远先生80寿辰(实岁79)之际,友人弟子合议发起祝寿活动,并编辑《双晴室法律文章选集》以为纪念。陈先生本人亦亲撰《回顾与远瞻――八十述怀》以为序。1982年即陈先生逝世次年始为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印行,本卷是其选集的第三卷。本卷基本是陈顾远先生为《建设杂志》所写的散文。举凡哲理、法学、史学、美学、时事皆有论
本书是张祥龙先生新近编著的一部随笔集,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期待儒家再临”“贺麟恩师思想阐发及受教追记”“品味人与思”“中华之大美”和“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哲学与儒家”。该书较全面地记录了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些生活经历和思想上的追求历程,是其与师友一起在大时代中颠簸后的思考,去摸索人生的真理——仁道。阅读这部随笔集,读者
“大运河饮食笔记”是一部关于中国大运河饮食文化的美食随笔集,分为《流动的飨宴——大运河饮食笔记1京杭大运河卷》《寻味一水间——大运河饮食笔记2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卷》2册。运河滔滔,奔流不息。从北京烤鸭到杭州的老鸭煲,从西湖醋鱼到鲤鱼焙面,从运河两岸古老的小吃到沿运河流传开来的名菜,从船工果腹的粗茶淡饭到盐商竞富的精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