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政策:理论与实践(引进版)
马秀卿于1937年5月出生于泰国曼谷,1943年回到祖国原籍广东汕头。1956年8月在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毕业,1960年8月在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63年11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先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后于1986年3月调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1992年晋升研究员,1997年6
2003年4-5月间,首都1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以醒目标题报道了10位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发出的强烈呼吁: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令人担忧。 《人民日报》(记者苏显龙)在要闻版报道说,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重视逻辑、不能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现象,并就如何提高人们的逻辑水平和语言
董辅礽先生192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46年入武汉大学经济系,1953年赴苏联学习,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硕士、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武汉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同时为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浦山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本文集收入他有关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和中国经济的文章约四十篇,特别是他于20世纪40年代末在美国哈佛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的论文技术进步与就业,是首次在国内用中文发表。当年与他一起从事经济学研究、后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
本书对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的经济学理论“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进行了系统介绍与研究,并运用这个新的理论框架讨论了货币政策问题的几个模型,揭示了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前沿与发展方向。
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适应实践需要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发现了传统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修正了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咱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等基本假设的不足之处。它的崛起,既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挑战,也对其进行了补充和拓展。作为
“循环经济”模式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和谐统一,是重视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一种体现。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环境,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循环经济提出了一种强调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经济运行
《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第4版)》系范里安(R.Varian)所著《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的配套学习参考用书。《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第4版)》体系安排与教材相对应,共分为32章,每章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主要概念、原理及重要的结论进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及把握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及关键的知识点;第二部分
戴园晨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已有50余年。本文集收入他有代表性的论文30余篇,着重选录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篇收录了有关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的文稿;第二篇收录了有关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文章;第三篇主要收集了探讨有关决策、政策、对策与经济行为选择的文章,包括了几篇对个人、企业经济行为选择进行实证分析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