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诗法按感情、意象、语言、结构、诗趣、声韵六个方面大致分类,然后分别列出细目进行论述与阐释。在研究方法上则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具体作品分析的空洞论述,亦避免只着眼于一句一词、缺乏理论上升华的琐屑之谈。在剖析古人作品时,既赏其诗法精妙独到之处,亦揭其缺陷与不足,以帮助读者借助这些诗歌
杜甫是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与李白并列,世人常将其并称为李杜。杜甫的诗作忧国忧民,是后代诗作的典范,其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称为诗圣。本书由国内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黄珅先生注解,精选杜甫诗歌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同时整体上也能反映杜甫一生的创作脉络。本书注解得当,点评到位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本书还配有精美的版画插图,图
《词学通论》是吴梅在大学教书时的一本讲义,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所谓通论,即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研究词。归纳起来,主要是论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词的发展史,以及对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的评价。*章绪论,谈有关词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第二至四章,分别为论平仄四声、论韵、论音律,皆围绕音乐问题而论词;第五章谈词之作法;第六至
《红楼梦》是书中青年男女用青春和生命铸就的史诗,其中的十二钗更是贯穿小说主线的重要人物。《红楼十二钗评传》从《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文本出发,在比较多个版本的基础上,结合清代的批语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围绕《红楼梦》正副十二钗等人物,运用传记体的叙事手法和古诗词的意境,以从容、平和的心态,深入细致地剖析了人物的身份、面貌、才情
《红楼故事犹温热》收录了二百余篇作者读《红楼梦》的随感,篇篇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它不同于专家、学者的研究著述,而是以小说家的视角,凭借丰富的文化积累和人生阅历,对《红楼梦》进行多方位的解读,包括政治体制、人情世故、语言文化、衣食住行……作者善于见微知著,长于心理剖析,笔锋之犀利、之曲转如意,令人赞叹不已。
本书稿采取文本细读、人类学等研究方法,以厦漳泉地区民间文学为研究对象,采取总—分—总的结构进行研究:绪论部分综论前人研究成果并对“闽南民间文学”理论内涵进行清晰界定;主体部分重点对闽南神话、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民间戏曲、闽南谚语和灯谜等六方面进行研究;结论部分阐述闽南民间文学与闽南文化的深层关联。本书稿是第一
《2017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民俗文化》主要介绍本年度民俗学界的学术研究成果,学科领域的关注方向,学术界的重大事件,以及学术研究的现实关怀;介绍在民俗文化抢救保护方面,本年度所作的努力,全方位、多角度讨论“后非遗”时代抢救保护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寻求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推介学界在民俗学学科理论体系完善、研究方法
本书按照时间序列对骈文产生发展进行了描述。先秦两汉为骈文孕育与萌生期,魏晋为骈文形成期,南北朝为骈文鼎盛期,隋唐五代为骈文由盛极而渐变期,宋代为骈文新变与延续期,辽金元明为骈文低潮期,清代为骈文“中兴”与衰落期,现当代为骈文之余波,并列举了各个时期典型的骈文进行解读。另外,本书还专辟“域外骈文创作”,对东亚东南亚国家骈
本书与其他红学研究著作不同,主要是从格物致知的角度出发,以《红楼梦》中的人和事作为活生生的案例,去分析我们在社会中应当如何理解人、理解事,并从红楼的人和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便能在现实生活中看明白问题、处理好事情。 全书共分析了近50个人物和十余个场景,其中多以小人物、配角为主,对宝黛钗等主角的分析相对较少。作者于细微
28篇文章,几十首诗文,四季轮回,反复朗读,浸润国学,重读经典。 本书是作者李颜垒2012年出版的经典之作《*是诗经惹情扉》的典藏版本,赏诗词大雅,品人生百态系列书籍*本。书中选取《诗经》中有关爱情的代表性诗文进行阐发解读,从女子待字闺中、出嫁、婚后生活这三个阶段的情感状态入手,全方位还原2500余年前的爱情往事,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