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吉金》丛书是一套铜器铭文书法画册,收录了我国1949年后出土的10件珍贵铜器的铭文拓片。铜器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多铸刻在铜器的内部。铭文始见于商代,铭文内容多与王室事务相关,涉及分封、赏赐、册命、征伐、法律诉讼、土地转让等各个方面,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价值。同时,铭文书法也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辉煌的一页,《毛公
本书遴选百余件(套)西藏博物馆藏历代中央政府治藏文物,再现了千余年来西藏历史的发展脉络,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西藏地方与祖国血浓于水的关系,揭示了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主权管辖的史实,是西藏与祖国不可分割关系的真实写照和历史见证。
本书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及丝绸之路沿线出土文物为基础,对丝绸之路文物考古及文献研究等情况做了全面的论述。此外,书中还收集了文物考古工作者及专家学者对于部分出土文物的专题研究。编者将宏观论述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论述详尽,推理严密。不仅对古代丝绸之路之出土文
本书通过介绍中国陶瓷名窑——宜兴窑的遗址现状与地理位置与分布,窑系的挖掘经过、历史源流,始烧年代及渊源,以及产品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等。详细分析了宜兴窑瓷器器具与瓷片的胎釉、胎土、釉色、造型、装饰工艺、烧造工艺等。
书稿通过北魏隋唐时期河北墓志文体中的墓志情志、结构、语体三方面的分析,旨在从文史结合的角度,解读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特别是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的变迁,勾勒出中国中古社会门阀势力的历史演进。
《庆祝魏存成先生七十岁论文集》为庆祝魏存成先生七十岁而编辑的学术论文集。《庆祝魏存成先生七十岁论文集》共收录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内容涉及中国考古学的诸多领域。《庆祝魏存成先生七十岁论文集》附有魏存成先生的主要论著目录及学术活动照片四十余幅。
《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续)》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批学者为王仲殊先生九十华诞集体撰写的学术著作,共收录了46篇文章。《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续)》涉及史前时代直至宋元明时期,在研究内容上,既有古代墓葬、聚落、城址研究,也有关手工业考古、佛教考古、中外交流考古、科技考古等诸多领域的专题研究,展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考古事
越窑是汉宋期间位于浙江东北部的手工制瓷作坊。越窑制瓷业源于当地史前制陶业,是世界上*早生产成熟青瓷的窑场。越窑制瓷发展史主要包括烧制窑具的改进、制瓷技术的创新和青瓷产品的发展三个方面。窑匠制瓷经验的积累和技术创新是龙窑结构和装烧窑具改进的不息动力,窑匠专业技能、当地风俗习惯和社会意识形态决定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销售方式
左江花山岩画为我国南方岩画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06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由于自然因素的作用及其岩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急需对岩画开展保护性研究工作。《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保护研究》在此工作的开展中完成,从华山岩画的破坏现状、破换机理、加固材料研究、设备实施等几个方面,为读者全方位解读了环山岩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