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纪念著名书法家童韵樵先生诞辰一百年而编。书中主要收集童先生题写咏川西名胜古迹的自作诗和部分悼友人诗作及部分自书信札,其书法以“二王”为宗,颜、柳为本,兼集诸家之长,涉及行书、草书、楷书等书体,对研究童先生的书法艺术有积极作用。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书法作品很多,较为著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宋徽宗的瘦金书多为寸方小字,《人美书谱·天卷·真书:北宋徽宗真书墨迹》中收录了《闰中秋月》《夏日》《牡丹》《祥龙石图自题》《怪石》《棣棠花》《笋石》《御借风霜二诗》《李太白书上阳台贴跋》《欧阳询书张翰帖跋》诸帖,用笔皆畅快淋漓,抛筋露骨,别有
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晚清民国时期著名书家。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别号缶庐、老缶、苦铁、老苍、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人。“後海派”的杰出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其集“诗、书、画、印”为一身,长于书法、篆刻,攻《石鼓文》,被誉为“石鼓篆书第1人”,在绘画、诗文、金石上也造诣颇
全书收录许林邨先生的印章、制纽、手拓、手绘以及许林邨先生收集的印章、制纽、手拓、手绘等作品共计100余件,作品布局突出书法意趣,刀法行切并用,具有一定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王学岭楷书周口赋”为著名书法家王学岭所书讴歌家乡的书法作品周口赋,以楷书写成,全赋按每个县分十个部分,分别是淮阳莲枝浩,项城孔武刚、西华神恩洪,扶沟山荫青、太康弦节歌,郸城妙赞多、沈丘香溪田、川汇名馆多,鹿邑清声游,商水溵波醲十部分,对家乡的历史文化进行了颂扬,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郸城妙赞多/王学
本书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字的起源、发展及历史演变过程了解字体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并通过大量的图片与实例详细介绍了字体设计的方式方法与设计技巧。
(贤良祠是纪念唐代左谏议大夫、昌平侯刘蕡的祠堂,始建于唐代。刘蕡,字去华,唐代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人,唐敬宗宝历二年一公元八二六年一进士,文宗大和二年一公元八二八年一应贤良方正对策,极言宦官擅权之害,后被宦官诬陷,贬柳州司户参军事。一千一百多年前,刘黄带着无边寂寞,双足踏上龙城的土地。这位左谏议大夫的到来,在柳州历史
《天卷·天卷之五:真书/人美书谱》包含《宋徽宗真书千字文》、《宋徽宗真书墨迹》、《赵孟頫书帝师胆巴碑》、《赵孟頫书妙严寺记》、《赵孟頫书仇锷墓志铭》5本真书名帖内容。其中,《宋徽宗真书千字文》纵30.9厘米,横322.1厘米。朱丝界栏,素笺本。现藏上海博物馆。赵佶与众多书家一样,也喜爱书写《千字文》,留存至今的两件《千
《人美书谱·天卷·真书:元赵孟頫仇锷墓志铭》行楷书墨迹。卷高37.2厘米,共一百九十二行,满行六字,并篆题引首《有元故奉议大夫福建闵海道肃政廉访副使仇府君墓碑铭》二十四字,其中“建闵海道肃政廉访”八字原已损缺,系后人为之补书。《仇锷墓碑铭》于延祐六年(公元1320年)书,是赵孟頫的晚年力作。赵孟頫书《仇锷墓志铭》是他的
该系列书分为:天卷真书、地卷草书、玄卷隶书、黄卷篆书、宇卷行书五个大的序列,每个序列包含多部分卷,其中天卷真书30卷和玄卷隶书12卷将提前上市。 天卷真书系列由北碑名家孙伯翔先生主编,后附孙先生名作《怎样写魏碑体》等真书技法和历代集评文章;玄卷隶书系列由隶书名家有名学者华人德先生主编,附有华先生有名隶书研究文章和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