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黑女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简称《张玄墓志》。因避清康熙帝玄烨名讳,故清人多称《张黑女墓志》,今沿用此名。此墓志刻于北魏普泰元年(五三一),正书,二十行,行二十字,共三百六十七字。原石久佚,清道光年间何绍基得剪裱旧拓孤本。民国时为艺苑真赏社主人秦文锦所得,今存其后人处。此志书刻俱佳,书法精美遒古、峻宕朴
启功先生谈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所谓临帖,就是以碑帖或别的法书为榜样,来对照着摹仿、练习,它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法则和规律,都有表现其艺术效果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临帖时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特别要注意分析、研究法帖在结字和用笔方面的特点和规律。”本丛书通过将启功先生的临帖作品和古人原帖进行
?启功先生谈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所谓临帖,就是以碑帖或别的法书为榜样,来对照着摹仿、练习,它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法则和规律,都有表现其艺术效果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临帖时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特别要注意分析、研究法帖在结字和用笔方面的特点和规律。”本丛书通过将启功先生的临帖作品和古人原帖进
《金刚经》为中国佛教史上核心经典,也是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题材,拥有崇高的地位,体现了中国佛教的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在浮躁喧嚣的生活中,书法是心灵净土,练字不仅能感受书写的乐趣,提升自我,还能缓解焦虑,让心很快静下来。一笔一画,一撇一捺,一起一落,更是磨练心性的过程。“静心手抄”选取《金刚经》全文,主打“静心减压,
在浮躁喧嚣的生活中,书法是心灵净土,练字不仅能感受书写的乐趣,提升自我,还能缓解焦虑,让心很快静下来。一笔一画,一撇一捺,一起一落,更是磨练心性的过程。《心经》为中国佛教史上核心经典,也是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题材,拥有崇高的地位,体现了中国佛教的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静心手抄”选取《心经》全文,主打“静心减压,修身
欧阳询,楷书四大家之一,其楷书代表作除了《九成宫醴泉铭》等知名碑帖之外,还有许多以墓志的形式留存。虽然部分存在争议,但这些资料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学习意义。本书收集此类墓志共11方,为《邓通夫人任氏墓志》《窦娘子墓志》《李誉墓志》《丘师墓志》《王女节墓志》《翟天德墓志》《郭云墓志》《黄叶和尚墓志》《姚辩墓志》《苏玉
本书是一本以图版为主的字帖。《王诵妻元贵妃墓志》,北魏熙平二年(517)八月刻,高63cm,宽63.5cm,十六行,行十九字,正书。1919年洛阳城北北陈庄村东出士。曾归武进陶兰泉,上虞罗振玉。初拓本,首行(里通)二字右旁无字处无石渺痕。有重刻本,首行临沂之沂字中坚右边原石微向左曲,重刻本则直而不曲。《王诵妻元贵妃墓志
本书是一本以图版为主的字帖。北魏元桢墓志,刻于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96),是属于北魏中期的典型碑刻。17行,行18字,共306字。志高71厘米,宽71厘米。1926年夏出土于洛阳城北高沟村东南,后经于右任先生收藏并移存西安碑林至今。《元桢墓志》以其苍厚古朴的风格为人所称道。其墓志矫健爽利,灵活多变而又不失古意。这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