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全新角度解读法国的“生活之乐”,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品鉴法国的绘画、小说、电影、时尚,以及法餐和法国红酒的精致、法国出版业的风潮、法国歌唱家的善喻和充沛情感、法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热情、法国式开心一笑的独特韵味,还有隐于法国人平静外表之下的矛盾与疑虑。系统展现出法国人的品味之源、法国的出版业、法国人的读书品
法国是文学世界的宇宙中心,从1895年诺贝尔文学奖设立至今,法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先后有15位作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法国历史上更出现了笛卡尔,费马,帕斯卡,勒让德,拉格朗日,拉普拉斯,蒙日,傅立叶,柯西,伽罗瓦,埃尔米特,庞加莱等著名数学家。法国人崇尚智慧,知识分子地位高。本书探究了法国人独特的思维、思
本稿为上海市“二轮志书”的一部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编纂,专门专业机构和专家具体承编,上限为1978年,下限为2010年,全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相关事业发展的历程和成就。
本书从美术史与传记的专业角度出发,讲述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齐玛布阿、杜乔、塔地奥·加迪、阿尼罗,加迪、马索利诺、马萨乔等六位艺术大师的生平,以及美第奇家族两位成员乔万尼和科西莫的成就,从而看到这一黎明时期越来越明亮的艺术人文曙光。
1415年,普鲁士王国的前身勃兰登堡选侯国,还是神圣罗马帝国所有选侯国中不起眼的一个;500年后的一战前夕,它已崛起为争夺世界霸主之位的欧洲强国。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做到的?在崛起的过程中,普鲁士曾经历了四次衰退期,还一度面临亡国的危险,但在历史紧要关头,大选帝侯、腓特烈大帝、施泰因和沙恩霍斯特、俾斯麦等伟人横空出世。他们
在中世纪盛期,欧洲发生了一股内部征服、殖民和经济增长的浪潮,由此,欧洲从一个由独立小社群组成的世界变成了一个由各具独特文化的强大王国构成的网络。在这本引人注目的著作中,作者罗伯特·巴特利特生动地展示了欧洲自己就是殖民的产物,如同它后来成为殖民
1789年7月14日,路易十六写下今日无事,与此同时,巴黎的起义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旧制度被迅速打破,新秩序亟需确立,权力的真空使法国社会瞬间失序,沦为各方势力乱斗的舞台。 看似顺从的国王,暗中叛逃,*终命丧断头台; 革命政权内部乍现分歧,派系斗争一触即发; 欧洲各国如临大敌,对法战争进入倒计
本书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简??古道尔的回忆录。在这部鲜活生动、发人深省的著作中,她详细回顾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乃至个人精神上的漫漫旅途。她对人生的体验非常深刻,并不亚于她在坦桑尼亚贡贝动物保护区对黑猩猩的观察。简??古道尔从蹒跚学步起,就对世上的各种生命形式充满了好奇;成长过程中,又受到《人猿泰山》和《丛
匈牙利近现代史
着眼于中世纪欧洲世界,分析大学与官僚系统在德国近代化中的作用,考量二战后再次统一的德国将占据怎样的位置,通过诸主题描绘出欧洲中的德意志的形象。日耳曼世界、神圣罗马帝国、宗教改革、*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千余年的激变,以通史形式一一厘清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