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内容广泛,其中保存了大量的佚失印谱文献,对于篆刻文献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资料价值。整理者杜志强,在王敦化原书基础上,予以订补整理,校正原书的讹误,补充王氏未见的版本信息,并且编制了索引,是一个便于翻阅使用的整理本。
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一门三父子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雄据三席,其辉煌的文学成就在璀璨的中国文学殿堂里占有举足轻重地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对后世作家产生极大影响的作家。“三苏文化”,即是指以苏轼为代表,包括苏洵、苏辙乃至苏门人士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它不仅是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巴蜀文化的精华所在。
四川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精品纷呈。为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全面展示其社会价值,四川大学组织实施了“四川大学馆藏资源开发工程”,编辑出版《四川大学馆藏精品集萃》丛书。自1704年锦江书院藏书之室、1875年尊经书院尊经阁和1896年四川中西学堂藏书楼肇始,四川大学图书馆植根深厚巴蜀大地,服务学校百
本书是厦门图书馆等四家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合册,收录厦门市图书馆(2147条)、厦门市同安区图书馆(1833条)、集美图书馆(495条)、集美大学图书馆(22条)等四家收藏单位的4497条数据,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及书名笔画字头索引,以便读者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其古籍收藏历史非常早可以追溯到1931年日本利用庚子赔款在上海设立的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地址为岳阳路320号(法租界祁齐路320号)。当时由于科研需要,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设立了图书馆,有的学科还设立了图书室。图书馆和图书室收藏了一些年代较早
本书系甘肃省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甘肃省图书馆1912年以前古籍21817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批校题跋、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本书收录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共605部8000余册,其中经部63部、史部147部、子部87部、集部302部、丛书6部。本书著录书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缺)卷、行款、版式、版框及开本尺寸、序跋、牌记、刻工、钤印、批校题识、备注、索书号等多项图书信息,著录信息丰富,是利用、研究该馆馆藏善本的重要工具书。
《人文社科经典文选导读》从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中精选出16篇选文,这些经典文选覆盖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领域,致力于让大学新生对人文社科经典有概略性了解,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正能量,并为大学生进一步学习人文社科知识提供入门级向导。《人文社科经典文选导读》共16章,每章分
本书是伦明所撰古文献提要及其四库学论著的结集。主要据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本《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14、15册整理。书末附索引。
《大清畿辅书征》是民国初年徐世昌主持编纂的一部京畿学者著述总目录。共四十一卷,著录图书四千一百八十八部。全书按清代直隶所辖地区排列,每一地区以人名为纲,每一人名下,先叙其小传,次列其著作书名,书名下附录有关序跋或摘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妇女著作另作一卷,附于书末。此次整理,以天津徐氏排印本为底本,加以校勘、标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