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传播学、体育社会学等理论基础,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在文化学视域下阐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的起源、特征、功能、发展趋势等,重温与展示部分经典民俗体育项目,让更多的人认识在我国民间风俗、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现今,民俗体育也面临诸多发展困境
本书以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节点,分别围绕武术管理、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学校武术、武术科研和武术国际化六个方面,叙述了1983-2019年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
武术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校园里嬉戏比武的同学,公园里练拳舞剑的老人,影视剧里飞檐走壁的大侠……相信你对武术并不陌生。但是如果问你太极拳、八卦掌等耳熟能详的武术门派是怎么回事,霍元甲、李小龙等武术大师有怎样的传奇故事,你能说清楚吗?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生动讲述了中国武术的渊源与传承
中国武术记忆
《中国武术文化论稿》是部系统地从武术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角度研究梳理总结中国武术文化产生、发展、特色、神韵以及与其他文化交融且具有通论性质的学术专著,分上、中、下三编。内容包括中国武术的基本历史面貌与主要线索,即武术发展的几个主要分期、重要线索、基本背景、历史成因及特点、规律等;从血缘根基(宗法制度)、世俗主义、审美文化、
九宫太极手乃古道家太极门秘传之武道修为体系,本系历代祖师太极大道修为之辅修性功行,即所谓内修心性,外修武行。武行,亦即武道功行。惟武道本出于道行,故此太极武道功行亦必宗奉道家“自然、无为、返本”之则,以无中生有、有以化有、无生有化、有无相应之化育生发为其大旨。九宫太极手内涵博大精深,理法精妙绝伦,为使其济益武林而发扬光
王子鹏在跟马长勋先生学拳的过程中发现,学习推手能更好地理解拳论、促进太极拳其他项目学习。故而在随老师马长勋先生练拳的过程中,不断摸索着改良太极拳的训练。而他的这一想法,与马长勋先生多年来练拳、教拳的思考不谋而合。于是,他将太极拳推手的诸多问题凝炼为81个小节,配以马长勋老师教拳、教推手的照片,附以倾尽心力为自己的探索做
极享:余功保太极演讲录(上、下册)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珍珠球起源与发展、珍珠球运动与健康、珍珠球运动训练、珍珠球比赛的技战术应用及竞赛规则、珍珠球训练的疲劳恢复与营养补充、珍珠球运动常见损伤与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吴式太极古拳之追古述今、吴式太极古拳基本技术知识、关于盘架子一太极拳十要、吴式太极古拳108式拳谱、吴式太极古拳108式动作详细分解、太极拳发力、太极拳技击、太极十三势、养生八法、吴式太极古拳传承谱系等。书中将从初学者入门着手,详解吴式太极古拳中的一招一式,规范古拳的拳架标准,还有练习太极拳需要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