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与实训》与邢文卫和陈艾霞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分析化学》(第二版)配套使用,共分九章,主要介绍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基础知识、分析天平、滴定分析仪器和基本操作、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称量分析法、分析化学综合实验等,涉及54个实验,在实验分析方法上采用新方法、新标准,为便于基本
《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和删减,保持原手册10个分册的基础上,将其中3个分册进行拆分,扩充为6册,终形成13册。本分册为《热分析与量热学》,在上一版《热分析》的基础上新增补了量热学的内容。全书由两篇组成,篇为热分析与量热分析基础,全面阐述了热分析和量热学方法,包括发展历史、基本定义、术语
《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和删减,保持原手册10个分册的基础上,将其中3个分册进行拆分,扩充为了6册,终形成13册。《无机质谱分析》是其中一个分册,共分四篇包括总论、同位素质谱分析、元素质谱分析、辅助技术。首先概括性介绍无机质谱的发展历史、背景、质谱种类,根据质谱方法和研究对象的异同划分,
核磁分册分析为分析化学手册之第七分册,A辑为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B辑为碳-1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内容包括核磁共振基础理论篇,小分子化合物篇和复杂天然产物化合物篇。其中“核磁共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理论在A辑同一介绍。小分子化合物包括:1.烃类;2.醇、醚、酚类;3.醛、酮类;4.酸、酯类;5.含氮化合物;6.含
《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和删减,保持原手册10个分册的基础上,将其中3个分册进行拆分,扩充为6册,终形成13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分为两册:7A《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7B《碳-1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分两篇叙述,篇为基础理论篇,包括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氢谱
夏立娅主编的《现代仪器分析技术(高等学校教材)》结合食品、农林、生物、质量检验等专业《仪器分析教学大纲》的要求,考虑到不同性质院校知识结构的特点和需要,主要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电位分析法、*谱与伏安分析法等重要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ATC011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NTC)系列培训教材》依据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ATC011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考核与培训大纲》编写,内容包括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仪器设备与操作、标准方法与应用技术及分析数据处理四个部分。《ATC011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
《仪器分析教程》对可见吸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从实用出发,介绍了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X射线衍射、热分析、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和谱图解析;同时对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发射光谱分析法、分子荧光
本书以介绍药学领域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全面地介绍了色谱分析和光谱分析的各种常用方法,简述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微柱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色质联用、13C核磁共振谱等新方法、新技术。本书各章附有内容小结,并附全部习题解答,便于学生自学。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药学各专业本科或专升本教材,也适合药学科研部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