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食品是指药食同源为主的我国目前在食品中可以使用的中药材品种和新食品原料。本书共十一章,涵盖了中草药食品炮制加工历史及现状,中草药食品炮制加工基础,中草药食品传统炮制和现代加工的目的、方法以及中草药食品贮藏的原理和方法等内容。同时对152种中草药食品的别名、使用部位、植物形态、地理分布、药材性状、性味归经、功效与主
《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16部、60类,记述品种1897条,附方1万多条。该书不仅是中国古代本草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博物学巨著,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本书选取《本草纲目》中经考证基本明确和尚有争议的品种11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动物类280多种、矿物及其他类120多种,以实用、可行、
本书共收载浙江临床较常用的鲜品中草药179种,按功效分为解表类、清热类、祛风湿类、利水渗湿类、消食类、止血类、活血化瘀类、化痰止咳类、补益类及其他类鲜药共10章。书中每一味中药配1-2幅原植物或原动物照片,并对每味中草药的中文名、汉语拼音名、来源、辨识要点、别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临证参考做了阐述。
粤北中草药
《观赏兼药用植物图鉴260种》收录了260种常见的观赏兼药用植物,编者结合三十多年的科研和工作经验,介绍了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功效及观赏价值,是一本集观赏兼药用植物于一体的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较强的植物类科普读物。读者可从中了解到具有观赏和药用两方面价值的植物知识。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园林、
学经方就像学棋读棋谱、学书临颜柳、作诗先吟唐诗一样,是规范,是基础。学中医而不学经方者,必难成大医。“有是证用是方”,一对一,这就是经方的规矩。 本书可作为经方入门及提高之参考,分为“经方入门”“病脉证治医案详解”“医案医论”三部分。经方入门部分,从脉诊、腹诊、问诊带读者走入经方思维的世界;病脉证治医案详解部分,从理
近代海派名中医顾筱岩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外科疗法》的奠基人。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手书之方笺是珍贵的医学文献,是学习筱岩先生临床经验的宝贵教材。本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外科疗法”传承人顾乃芳主任医师承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书中将筱岩先生156张方笺按照病种分类整理,解读药症,推求方义,附以病种
这是一本介绍宁波老街药行街和宁波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通俗读物。全书分为三大板块,分别讲述宁波的中医药发展历史,药行街的形成、发展历史及其衰落,以及药商故事,共收录了近四十篇文章,配以相关图片。宁波中医药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晋唐时期便已初露端倪。宁波药行街曾是全国中药转运集散中心、东南药材中心。近年来,海曙区重振“百年药行”雄
本教材根据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充分体现中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的特色。教材内容主要讲述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结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介绍各类型化合物时,以实例中的活性成分为主,强化天然药物化学基本操作技能的具体应用,本教材突显职业教育特点,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
全书共收载中草药194科828种,其中,植物药为118科710种,动物药40科53种,昆虫药18科21种,菌类药18科23种,矿物药21种。有新命名的植物药1种,新药203种,如柄格笼头菌、百花蒿等,是目前有关医药文献中未曾收载或报道过的。分别从别名、来源、形态特征、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等八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