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重概述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相关理论。围绕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特殊地位及大学生群体当下面临的道德困境,进行理论分析和挖掘,并在概括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思想内涵和理论优势的基础上,明确科学人生观、崇高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下篇主要介绍大学生如何通过个人努力
本书对拉丁美洲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开展研究。本书选取了在拉丁美洲区域高等教育领域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国家巴西、古巴、墨西哥和智利进行案例研究,分析与比较这四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制定背景、内容、具体措施以及成效。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与上述四个国家开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可能领域、途径和方式等,为我国与拉丁美
这是一部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管理学、教育学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教育领域进行探讨,试图对一些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和创新创业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进行一定的探究
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离不开安全的环境,大学生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长治久安。本书是“城市应急安全通识”科普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安全观教育常识,第二章是自然灾害及事故应急安全常识,第三章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安全常识,第四章是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安全常识。每章的安全知识技能都以问答形式呈现,在概述重要内容时,还配以生动
本书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发展滞后和自洽性不足等问题,提出实现话语协同的思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提供支撑;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协同,从“灌输论”“情感论”“盐论”等视角加以论证;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内外育人机制协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党政干部的职责定位分工、工作方式方
本研究以我国一所研究型大学为案例(本研究中命名为A大学),在考察了A大学教师规模和结构变化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以及因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A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身份、工作选择以及学术职业环境的基本现状,重点采用制度逻辑理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国家、市场、公司和学术专业四种制度逻辑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职
本研究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研究”(CDA170245)的终期成果。本书主要思路为通过分析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的历史演进、发展现状与兴起原因,进而梳理该制度日常运行中的代表性模式与现实影响,最后探讨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引发的争议与启示。研究主体内容为四
本书以芬兰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应用科学大学的科研发展实践为例,从组织创新的视角,以组织合法性理论、权变理论以及制度企业家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组织创新制度化的分析框架,对芬兰应用科学大学科研功能确立的制度动因、科研组织模式的演变以及科研组织创新制度化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书中通过访谈、现场观察以及档案分析等途径获取的一手资料,较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全球产业分工和劳动力市场结构加速调整,新兴信息技术成为工程科技发展的牵引力量,工程教育发展面临新需求与新机遇。当前我国工程教育总体规模空前巨大,但质量挑战仍十分严峻。本书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成果,对面向2035我国工程教育发展思路以及推动我国工程教育走向世界
本书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中心承担中国工程院有关国际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研究的部分重要成果,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工程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对推动工程教育走向世界,对实施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人文交流、对探讨教育教学改革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工作者、大学校长及相关院系专业管理者、教育行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