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甲骨文书法探赜(套装全3册)》对甲骨文书法的叙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文字流畅,是学习甲骨文书法的一本极好的教科书。书中对甲骨文书法理论进行探赜,新意迭出,是甲骨文书法研究的力作,相信研治甲骨文或甲骨文书法的学者,也会从中受到裨益。
《五墨共舞北朝造像题记书法艺术随想/文字的故事丛书》聚焦造像题记的这种艺术形式,对其书写进行系统的述说。深入研究其成因,探讨其艺术风格,挖掘其审美价值,并将其放置在整个南北朝,以致中国书法发展史的大背景下进行散文化的理论探讨。探寻关中造像记书写对“魏碑体”形成的意义,对中国汉字书写在由隶至楷的节点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从
《诗文草书摘抄》是作者草书自习作品集,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部分:诗文杂摘;第二部分:唐诗选抄;第三部分:宋诗词选抄;第四部分:*诗词选抄。书中的每一篇作品作者均给出了中英文对照的说明文字,本书可供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研习之用。
《林美均汉韵书法系列:大学中庸(中英对照)》是继《汉韵:林美均当代艺术作品集》之后,再一次用独创的英文书法进行艺术创作。《林美均汉韵书法系列:大学中庸(中英对照)》汇集了作者近期创作的书法作品,作者选用了《大学》《中庸》的经典名句进行英文书法创作。
赋,远源于《诗经》,直承《楚辞》,至汉而盛。以四六骈体为特色,富丽铺陈、气象万千,自古为文人雅士所爱,代有佳作。而其中,酒赋颇有情趣特色,耐人玩味,是酒文化中之阳春白雪。蒙酒研究泰斗秦含章先生一百零七岁时题笺,甚幸!故选古之酒赋数首抄之。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是国粹,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学习书法,能够起到增强艺术修养和修生养性的作用。本书系统介绍了书法基础知识以及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硬笔书法等入门和提高等内容,简单实用,易于操作。
现代硬笔书法教程(含构字本)
《三希堂》原名温室,本为乾隆皇帝读书之所。乾隆帝在此珍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并时常把玩,遂以此更名。后乾隆帝敕令朝臣编刻《三希堂法帖》,收录内府所藏魏晋以来书法家名迹,其中就包括此三珍。《三希堂法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丛帖中之巨制。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县碑亭国家4A级景区(今陕西宝鸡麟游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该书作笔力劲健,点画虽然瘦硬,但神采丰润饱满,向上的挑笔出锋含蓄,带有隶书笔意。字体结构典雅大方,法式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