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考古发掘、司母戊鼎、重要遗迹、殷墟特色、甲骨文、殷商故事、遗址保护。
这本书是学术类图书。本书为研究简帛语言文字的学术论文集,对楚简、秦简、汉简等出土文献的语言文字进行专题研究。收学术论文十九篇,代表了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的*新成果,有较高学术价值。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术丛书:云南古代官印集释》收集了西汉至民国初期云南官印三百余方,其来源有出土者,有传世者,少量为见于著录者。其中,尤以南明政权官印、杜文秀大理政权官印、西双版纳傣族政权的图案官印较具历史和民族特点。这些官印既是中国政治建制历史发展线条的物化表现,又是一部文字篆刻艺术的篇章。对于文物鉴定、篆刻艺术
本书为国家博物馆所开发“博物馆课程”配套用书,内容针对以年级为单位的学生群体,以语文、历史、地理、天文、生物、科学、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体育、劳技、品德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从认知自然入手,有机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规律规则进行梳理总结。课程旨在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厚重,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社会
地处塞外的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蜿蜒的北塞山,东依岩峰突兀的三危山。奇异的景色为敦煌平添了几分神秘和雄伟。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中,共有大大小小的石窟550个,各朝各代绘制的壁画5万多平方米,彩塑2000余尊,还有分布于洞窟内外的各种装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壁画*多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共三十卷,本书系第十二卷。此套书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决所涉及文书的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每件文书释文后附有校记和一百年来学术界有关该文书的研究文献索引。本书收
淇县黄庄墓地Ⅱ区于2006~2007年先后经过两次发掘,共清理清代墓葬1座、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墓葬30座,墓葬出土有陶、铁、青铜等质地的随葬器物。本报告就是上述两次考古发掘成果的总结,对于揭示淇县西部平原地区的汉代墓葬制度具有一定意义。
新峰墓地位于河南许昌禹州,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掘项目之一,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发掘,共清理战国至清代墓葬551座,其中505座为战国秦汉时期。本报告是对战国秦汉墓葬的报道。这批战国秦汉墓葬可分为土坑墓、砖室墓、砖石混筑墓三大类,出土各类遗物2830件(套)。墓葬分为九期15段,年代跨度从战国晚期至东汉晚期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湖北省考古发掘报告集第6号: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六卷)》共收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丹江口库区田野考古发掘简报14篇。丹江口库区是长江、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整合的重要过渡地带,考古发掘表明,这里保存着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时代文化遗存。
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