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论文24篇,涵盖了简帛文字研究及简帛释文研究、简帛音韵研究、简帛词汇研究(含辞书研究)、简帛语法研究多个研究领域。
本书收录了雅安地区汉代石刻的代表性作品和相关研究说明,展现了灾后恢复重建后这些石刻文物的新面貌,以期引起对雅安汉代石刻和雅安汉代文物遗存的关注。
本卷收集了明代学者有关的金石研究论著,是从散落在各个文献中的资料寻找来的,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多方便。它包括图象、文字、通考、题跋、杂著等。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因为是影印,材料来源可靠、翔实,有保存价值。
本书收录了《石篆山石窟卫星图》《石篆山石窟航拍图》《石篆山三维地形模拟图》《石篆山石窟子母殿远景》《石篆山石窟子母殿航拍图》《石篆山石窟子母殿东段》《石篆山石窟子母殿石板小道》等图版作品。
本书之报告所涉石篆山、石门山、南山三处石窟分属不同区域,且相对独立的具体情况,报告共分四章分别对其介绍。第一章为概述,主要介绍本卷报告内容、体例和规范,以及本次调查和本卷报告的编写经过等。第二章介绍石篆山石窟,第三章介绍石门山石窟,第四章介绍南山石窟。
本书收录了《北三佛湾北区石窟北段局部(由南向北)》《北三佛湾北区石窟北段局部(由北向南)》《第245号龛南侧》《第245号龛北侧》《第193号龛外立面》《第194号龛外立面》《第195号龛外立面》等图版。
本书共分为6章,内容包括:概述、第193-236号、第237-249号、第250-284号、第285-290号、北山佛湾石窟结语。
本书收录了《北山佛湾北区石窟南段局部(由南向北)》《北山佛湾北区石窟中段局部(由南向北)》《北山佛湾北区石窟南侧空隙地带》《第101号龛外立面》《第101号龛左侧壁弟子像》《第103、104号龛外立面》等图版。
本书分为“总论”和“论文”两大部分,其中“总论”分为七章,“论文”包括:河北省磁县冶子村窑址阶段性考古发掘的收获和意义;故宫博物院藏磁州窑瓷器等。
在追寻仰韶文化源头的过程中,包括发现者安特生在内的不少研究者都曾宣称自己找到了真正的源头,但是他们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成功,不断有后来者发现新证,否定旧说。探索中不断变更的仰韶文化源头,成了学界一道非常特别的景致。在仰韶文化刚刚确立不久,安特生根据河南与甘肃发现的彩陶同中亚土库曼斯坦的安诺文化彩陶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两者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