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审稿论、文字性修改论、冗字论三部分,内容包括:观点错误的稿件的识别、编辑的择稿之道、稿件文字性修改中编辑与作者的沟通、稿件文字性修改的失误及其避免、稿件用词不当的修改例说、一些常见的文字问题等。
本书分为学术前沿思辨、选题策划要义、编校实务探微、编辑队伍建设、出版营销方略、转型发展探究六篇,收录了《<二月河先生纪念文萃>史实辨正——兼论图书编辑的作家观与版本意识》《深挖地方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特色出版——以<河南省图书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概览>为例》等文章。
与以往类似的工具书相比,本书具有收录齐全、针对性强、联系实际、便于操作等特点。不仅从事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专职编辑、校对人员可以从中得到准确而完备的专业知识,从而大大有利于本职工作的完成,专门从事写作和教学的人员乃至一般的读者,也可以当作一种辅助性的工具书,阅读它,有助于解惑答疑、增加知识、提高素养。
本书为南京大学双一流学科编辑出版专业硕士论文精选集,这些论文均为出版专业硕士的学术心得,涉及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数字出版、新媒体出版、美术设计、印刷印制等多个方向,或聚焦出版产业现实问题,或分析出版学经典案例,对出版学及出版产业进行跨学科理论的体系性阐释,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对出版专业硕士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及产业发展
本书为2020年最新出版专业考试教材,是这套教材的第六次修订。此次修订秉承一贯的传统,及时传达党和国家对出版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及时吸纳出版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及时反映出版行业改革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修订工作注重实践性、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对于想了解出版行业的盲人读者来说可做为普及读物。
本书主要汇集了作者近年间的书评文字,原作大部分发表于《中国图书评论》《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刊》《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晶报》等报刊。作为较为精到的报刊体书评,对于书评写作的练习者,具有范本意义和参考价值。
学术期刊的整体设计研究——以《国际税收》为例
《出版报业志》是二轮《江苏省志(19782008)》分志之两种,为二合一的志书。前半部分为《出版志》,由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审读中心的专家负责具体撰稿,内容分8章36节,后附大事年表及附录,详实记述了江苏出版业改革开放的过程和成果,全面展示了江苏出版业的发展情况;《报业志》由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承编,内容分6章17节,后附大事
本书主要由七个系列丛书和非系列丛书构成,时间跨度自1859年至1949年。内容包括:进出口统计、出口贸易、关税征收、货物监管、缉查走私、关务管理、海务航务、引水检疫、水文气象、邮政、内外债、国际博览会、同文馆、音乐、货币等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本书从文学畅销书的生产主体、创作主体等方面对文学畅销书这一文化现象的生成进行分析。阐释了畅销书与大众文化、媒体文化及运作模式的紧密关联。进而从宏观上探析和思考文学畅销书的经典化亦或“历史化”问题。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路线。坚持中西融汇的开放视野,在宏观研究和微观辨析中穿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