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以宋辽金文学研究为主要内容,包括三编:第一编是宋辽金文学的一体化研究,重在研究宋金文学的联系,共有8篇论文,既有宏观的综论,又有对作家个案的探讨;第二编是两宋文学考论,由五篇论文与一组考证文章组成;第三编是金代文学的特征与新变,由六篇论文组成。附编是两篇研究涉台诗歌,体现了两岸文学一体的密切联系。本书不仅论述了宋辽
书稿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4XZW015)。书稿以传播学理论为依据,对唐代俗文学中的小说、曲子词、俗讲变文、俗诗、俗赋、词文、歌谣、谚语、竹枝词等的传播情况作了系统探究,重点考察了唐代俗文学的传播过程及这种传播活动的影响,包括其传播环境、传播主体及内容、传播目的、传播媒介与途径、受传者、传播效用、对后
姚雪垠是横跨现当代的大作家,其代表作《李自成》是中国现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具有经典意义。新时期以来,对该作的评价有起有伏,经历了从“经典化”到“去经典化”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后,该作的价值被重新评估,开起来“再经典话”进程。
郑振铎的一生对于五四新文学乃至整个现代中国新文学的发展都做出了积极且重要的贡献,他是一位积极的新文学建设者。本书从新文学的建设者这一角度对郑振铎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实践活动展开整体阐释和研究,分析其新文学思想的核心要点与主要内涵,建构其新文学思想的体系,并对这种文学思想体系在郑振铎的文学创作、文学刊物编辑、文学史研究、儿童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文集,书中汇编了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代表思想、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研究成果,包括孔子思想、唐宋文学研究、明清小说专论等,是一部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性图书。
我必须重新认识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 避居斗室,苦读群书,遐想中国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在台湾一片去中国化的呼声之中,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也正如孔子所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就这样,中国文化成了我的精神家园。 本书为台湾学者吕正惠重新认识中国、思考中华文明的结晶之一。他将唐宋文学放入中华文明形成的历
本书以他异与间距为原则和方法,致力于中西文论的比较和汇通,文论话语的本土转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构建。他异即尊重他者的他异性,不以己度人,不削足适履,在西学脉络中,对研究对象作出具有学理性和客观性的探究和评判。间距则意味着在充分辨识和反思中西文论和文化之差异的基础上,让它们相互映照、相互激活,并寻求
本书是一部以文学理论这一学术现象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思想史著作,旨在通过批判性审视西方为主导的现代文学理论诸学术现象,分析其中存在的诸多困难与偏差,从而探寻一条重返文明传统、立足自身经验的理论之路。本书主要分为三编。第一编为思想史中的文学理论,第二编为言语的力度和尺度,第三编为古典感觉与现代问题。
《沉香吻雨声声落:重访张爱玲》为作者近几年来的文学评论合集。内容主要是对张爱玲的文学创作思路、创作手法的成长和演变展开诠释,从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出发,用诗意的笔法和较为翔实的资料,生动、全面且深刻地剖析了张爱玲主要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对其主要作品的人物设定、人物内心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亦在书中对张爱玲的成长经历、恋爱
本书系《让子弹飞》原作者、百年巨匠马识途的文艺感悟。反映了他对小说、杂文、散文、通俗文学、网络文学、诗歌,以及影视作品、川剧、版画、书法等的个人见解与思考,以此来展现他的文学艺术思想。马老谈创作,聊川剧,说影视,侃美术……,是一部有趣!有料!有温度!的文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