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博》系列是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编辑出版的学术性出版物,2007年起在文物出版社编辑出版。本丛书作为广州市文物博物研究者一个公开的学术园地,致力于探讨不同历史时空下的各种历史文化现象,收集和整理馆藏历史文献、文物
本书对青白瓷的起源、创烧年代考证,繁昌窑的发现、考古历程、历史价值及年代分期,繁昌窑所产青白瓷的原料、生产工艺、造型特点、装饰工艺、产品类型等进行详细研究和严谨阐释,并从青白瓷器在人们焚香、饮酒、饮茶、书法、绘画等中作用的角度探究了其与人们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对深入了解当时社会面貌有重要意义。书稿最后介绍了青白瓷的鉴别
本书是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要求,在《黄冈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5)》的基础上整理汇总而来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题研究成果。该书通过全面梳理近代以来黄冈革命史实,深入挖掘黄冈革命文物的特点和价值。结合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明确了黄冈市655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构成、类型、年代、
本书是敦煌历代圆光复原图集。圆光是敦煌图案的集中、综合表现形态,是敦煌图案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本书汇集了从南北朝到元代各个历史时期敦煌图案中圆光的代表作,有完整图案,也有局部放大,有专业的图版说明,对从事工艺美术、平面设计等诸多行业有工具书的作用。
越南汉喃研究院共藏有越南各地碑铭文献约25000种,其中大部分为汉文。这些碑铭用汉文记录了越南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仰、行政区域变迁等多方面信息,特别为越南乡村史和宗族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这些碑铭文献反映中越关系及中国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丛书通过与越南社会科学院汉喃研究院合作,将该院数十年的拓
本书对宝鸡出土的有重要铭文的300余件商周青铜器铭文进行分类研究,上起商代,下迄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包括传世的和新出土的。全书共分六章:包括政治与礼制、经济与贸易、军事与外交、法律与诉讼、家谱与国史、婚姻与姓氏等。介绍的每一件器物内容有:器物照片、铭文拓片、器物背景介绍、相关文献目录、铭文释文、铭文注解及铭文翻
《鉴古雅集:特展中的文物故事》是神游系列的新书,由文化旅行家、自由撰稿家谢田写作,本书精选了近20场不同主题的展览,展览主题涵盖:唐宋八大家、故宫院庆、丝路、道教等,作者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其中的重要展品,包括书画、曜变天目、塑像、器物等等,图文结合,使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以及其历史地位与艺术文化价值。
本书以辽宁日报大型全媒体报道“国宝在辽宁”为蓝本,精选珍藏在辽宁的30件国宝级文物,从远古时期的木雕鸟纹权杖、红山女神像、玦形玉龙,到夏商周时期的连珠纹连柄青铜戈、饕餮纹大圆鼎、卷体夔纹蟠龙盖罍,再到辽金时期的叶茂台辽墓绢画、关山辽墓壁画、大定通宝人物葫芦纹铜镜,明清时期的定辽大将军铜炮、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乾隆粉彩
作家张瑞田以艺术记趣、文化思考为主色调,创作了散文集《且慢》,描写了作者在访碑读札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流淌出文人传统的文化情怀。以文学的笔墨,着意生活的细节,且文且书,带读者走进文人的斑斓世界,充分展现了作家们高尚的品德和艺术趣味。 作家匠心独运的美文,配上作家巧思考、有新意、功力深厚的书法作品,风格独特,文
大园子墓地位于云南省师宗县漾月街道新村社区,是滇东高原上一处规模较大的青铜文化遗存。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具体实施内容之一,对大园子墓地的发掘取得重要收获,清理西南夷墓葬400余座,出土铜器、玉石器、陶器等各类随葬品600余件(组)。此项发掘及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