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库技术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一,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本书是空间数据库课程的实验教材,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课程练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中所学知识,强化其运用空间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包括六方面的实验内容:空间数据库基础及软件安装,空间数据库查询基础,空间数据库建库,空间数据库高级查询与分析
《ArcGISEngine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讲解基于ArcGISEngine10开发平台,介绍了相关的开发技术和工程应用,并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工程实例。《ArcGISEngine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分4篇共16章,第一篇基础篇(第1~9章)集中介绍了ArcGISEngine基
本书共分6章:第1章探讨了空间位置标识与空间对象标识的研究背景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章至第4章基于地球剖分框架建立了空间位置标识和空间对象标识体系架构并剖析了其中的关键问题;第5章讨论了利用空间位置标识和空间对象标识解决的重要应用问题;第6章对空间位置标识和空间对象标识的应用效能进行了实验验证。
本书介绍了测量误差及其传播,最小二乘平差原理、经典平差方法及其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自由网平差、抗差估计、有偏估计、回归分析、数据拟合等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空间数据技术既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核心技术之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数据库是GIS项目成功的关键,但空间数据库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理解起来非常抽象。《规范版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结构清晰,难易适中,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可以帮
本书重点讨论如何从时间的角度对多变量时空数据进行数据挖掘,通过视觉分析方法来理解事物的时间属性特征、时间分布、时间关系等;从认知论、哲学、物理学等角度对时间的不同认识出发,重点论述了时间域(Time-space)理论模型、时间任务分析模型和时间波模型;介绍三域模型的互操作;并通过对时间波模型和时间可视化分析环境的可用性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大全》立足实战,讲解最新的ArcGIS10桌面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从地理数据的显示、编辑、查询和管理的角度介绍了桌面的应用,并介绍扩展模块及综合实战案例。全书穿插了大量的应用实例,是作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的各种应用技巧的总结。本书附带1张DVD光盘,内容为本书配套多媒体教学视频及其他资料。本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文库: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是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文库中的一本。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背景,测绘地理信息总体发展思路,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地理国情监测,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测绘装备能力建设,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机制建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误差理论、测量平差原理、测量平差方法、测量平差计算、点和线的位置误差、假设检验、近代测量平差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CH-T9015-2012》对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的数据获取、加工处理和生产建库等过程提出了具体技术要求,并作出了相应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CH-T9015-2012》涵盖了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方面的内容,由国家测绘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