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大明宫为例》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思考、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工作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的回顾与分析、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实施后的阶段性评价与启示、大明宫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分析、大明官遗址保护与规划功能区经济发展的专题探索、结束语等七部分。
《湖南考古辑刊》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关于湖南地区考古学发掘与研究的集资料性与学术性于一体的系列学术文集。《湖南考古辑刊(第11集)》为丛书的第11集,收录11篇考古发掘简报和11篇研究论文。简报公布了谢家山旧石器地点、石门县旧石器遗址、白面寨遗址、大畈遗址、兔子山遗址九号井、老屋背遗址、窑头古城遗址、酒埠江镇东
《万州大丘坪墓群》是2003—2007年由重庆市考古研究所和万州区博物馆联合发掘的万州大丘坪墓群考古报告。《万州大丘坪墓群》系统地介绍了万州大丘坪墓群战国中晚期至六朝时期墓葬55座,其中战国中晚期墓葬8座,西汉晚期墓葬5座,新莽至东汉早期墓葬20座,东汉中晚期墓葬12座,六朝时期墓葬8座,另有2座破坏严重无法判定年代,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典:内蒙古博物院卷》主要内容包括内蒙古各民族的工艺美术品(编织工艺、织染绣、漆器工艺、雕塑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等)、宗教器物、乐器、服饰佩饰、生产生活用品等,图文并茂,既展示了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精品,也描述了文物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聚鉴赏和教育于一体,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中华文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典:闽东畲族博物馆卷》主要内容包括畲族的工艺美术品(编织工艺、织染绣、漆器工艺、雕塑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等)、宗教器物、乐器、服饰佩饰、生产生活用品等,图文并茂,既展示了我国畲族人民的文化艺术精品,也描述了文物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聚鉴赏和教育于一体,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中华文化的振兴服务。
本书将三星堆博物馆、广汉文物管理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院等单位的馆藏文物进行了仔细的梳理。介绍了考古发掘的缘起与经过,对入藏文物背景和藏品的来源都做了详实的介绍,每件文物的出土经过、编号、特征都做了具体的说明。
本书分为人类起源、文明曙光、商周瑰宝、汉晋风流、唐宋菁华、元明清辉六部分内容,汇集了建国60年来安徽考古所发现的绝大部分重要文物精品。
《新泰出土田齐陶文》所记述的新泰一中等四个地点陶文的发现、清理和研究,可以不夸张地说,为陶文研究的深入进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相信《新泰出土田齐陶文》的问世,不仅会推进田齐陶文及相关课题的探索,还将促使学术界更多投入陶文的研究。
《贵州省博物馆藏瓷器精品集》收录了馆藏汉代、六朝、唐宋及明清时期的110件瓷器精品。这些瓷器器形较为丰富,有盘、碗、杯、碟、壶、罐、瓶、尊、炉、笔筒、以及冥器、瓷塑等,多方面的展现了瓷器的造型艺术之美。品类亦包罗万象,有青花瓷、颜色釉瓷、彩绘瓷等,或来自民窑,或来自官窑。这些藏瓷时间上横跨汉代至民国及近现代,风格各具特
《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依据历史典籍、考古发现和民间文化资源,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从弃的诞生到武王灭商这段重要历史。周先祖在泾水上游生活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本书重点描述了从夏朝末年不窋失去后稷之官、逃往戎狄之间,到古公亶父南下周原,周人十二代先祖在泾水上游的庆阳等地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开启周代基业的感人事迹。全书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