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本大世界:老子》的主要内容是:“老庄为体,儒墨为用”,不读《老子》,难解人事。仰观天立,俯察地理,知宇宙苍穹变化,晓天道、地道、人道玄妙之理,微言大义,韵昧浑远。“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如上兽之水,取之不竭,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儒家经典,千古教谕,正纲常伦理,名礼仪廉耻,平家国天下。亚圣风流,经纶宇宙,胸藏天地,秉浩然之气,呈仁义忠信,吞吐峥嵘高论,开阖浩荡奇言,《孟子》放逸,融情理于谈笑之间,寓思辨于毫厘之内,进退从容,攻守有度。
《易》之深,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几经淬炼的惊世之作,影响深近的精神圭臬。《易》之博,上参日月,下关草木,蕴哲理于细微之中,载万物于大千之外。《易》之妙,体察阴阳之本,万物之宗;探求世事变幻,人生真谛,而后“君子以自强不息”。
本书为二十世纪儒学大师文库之一。钱基博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自谓所著文章“植骨似杨马,驶篇似迁愈”。主要著作有《经学通志》、《现代中国文学史》、《韩愈志》、《韩愈文读》、《古籍举要》、《国学必读》、《读庄子天下篇疏记》、《名家五种校读记》、《文心雕龙校读记》、《版本通义》、《骈文通义》、《明代文学》、《四书解题及其读法》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国学经典:吕氏春秋》又名《吕览》,由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纂,其目的是为了集粹各家精华,成一家之言,最终为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寻找理论根据。《吕氏春秋》的内容主要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为主,同时又汇集了墨、法、兵等学派的学说,成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
《周易全书(图文珍藏版套装共12册)》讲的是理、象、数、占。从形势和方法上,好像专论阴阳八卦的著作。但实际上,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对立与统一的法则,并运用这一世界观,运用八卦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它内
本书紧扣《论语》的文本,细致入微地分析了《论语》中孔子的思想观念,力图呈现孔子的思想特质。作者认为,从心理主义和主体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论语》,是出于西方知识背景的误解,而孔子思想的主旨在于礼仪行为的强调。礼仪是人类经验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人性的表现,礼仪的践行可以使人性在社群的整体脉络中趋于完善。而人们纯熟地实践人类社会各
本书是国际汉学界研究庄学的力作。作者认为,《庄子》(尤其是其内篇)的主旨是心灵的转化,是从梦向觉的改变,是从低的境界向高的境界的跃迁。本书一反传统的把《庄子》看做相对主义之作的看法,对庄学研究中各种各样的相对主义解释作了细致的辨析和深刻的解剖。书中大胆质疑了流传两千多年的“蝴蝶梦”的编排顺序,并认为《齐物论》中“有大觉
在这个世界上,我没读到过比《道德经》更深奥难解的书,没读到过比《道德经》更饱含智慧的书。在同道的支持下,《<道德经>解读》第一版于2006年5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顺利出版,三年前,书已售罄。其书已被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全国不少大学图书馆和各省市图书馆收藏。从该书出版的那天起,我们就着手修改,为再版做准备,又历经一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