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武等著的《第四产业--来自中国农村的探索》在六次产业划分框架下重新审视第四产业,从理论和实践,特别是来自于中国农村的实践,对第四产业做了深入的剖析。第四产业和六次产业是什么关系?在实现一二三产融合,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农业如何才能走出传统一产的束缚,真正实现接二连三?融合的途径和机制是什么?等等。对这些实践提
改革开放三农问题集中于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城市化和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探讨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增长。但是,打工经济的兴起虽然让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大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但与此同时,农村空心化现象也开始凸显,食品安全问题、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农村小孩教育等逐渐浮现,村庄
本书主要论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典型林农合作组织制度比较与多样化发展对策(CAFYBB2014MC003)和资本下乡与生态保护、林农生计共赢模式研究(CAFYBB2016MC003),国家林业软科学项目集体林权改革背景下生态保护制度创新研究(2013-R20)。《林农合作形式多样性选
中国农业人口转移有别于发达国家以家庭迁移为主的模式,也区别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贫民化转移模式,是一种非稳态转移为主流的半市民化模式。半市民化迁移有其一般性,也有基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城乡利益格局的调整使城市(镇)户籍的吸引力不断下降,除非户籍身份的变动能够为其带来生计水平的提高,否则农业转移人口会更倾向于保持目
本书依据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产业理论、资源要素禀赋理论,以黑龙江国有林区为例,对龙江森工集团和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2个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产业发展现状研究、提出林业产业类型识别与主导型经济建设的战略构想,生态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与产业体系的优化,以及生态主
本书作为正式、连续的出版物,全面、动态地反映广州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并就每年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成为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实际工作者研究探讨广州农村发展问题的宝典。本书系统地回顾了2017年广州农村发展的总体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2018年广州乡村振兴、设施农用地管理
《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18)》蓝皮书是系统研究湖南乡村振兴的皮书,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对湖南全省2017年以来的乡村振兴的整体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进一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措施。二是选取湖南各地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进行解剖,研究湖南特色市县区乡村振兴的做法和经验,如郴州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农村
休闲农业是依托农村风情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农业生产过程,供人们休闲、体验、娱乐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发展休闲农业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的新亮点,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促进包括妇女在内的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精准扶贫的好途径。休闲农业是妇女参与度较《休闲农业百问百答(插图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深姐妹们对
《农业土地利用系统模拟与调控》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系统过程模拟及其环境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全书详细阐述了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的基本特征、过程、效应及其调控机制,并针对高集约化农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动所导致的高环境风险问题,从土地利用系统角度,引人物质流分析原理,开展不同尺度农业土地利用系统过程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由农业经济科学、农业技术科学和经济应用数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达到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是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农业技术经济学(第2版)》共分10章,第1章绪论,第2章农业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第3章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