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共三十卷,本书系第十一卷。此套书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决所涉及文书的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每件文书释文后附有校记和一百年来学术界有关该文书的研究文献索引。本书收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龙泉青瓷在世界上享有盛名,被誉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诗经》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说,将有德之人喻为美玉,可见自古世人心中玉之品质,而龙泉青瓷釉色与自然界青绿色调相融合,恰符合“道法自然”的古典审美观。
2013年12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和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合编的这本《禹会村遗址研究(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论文集)(精)》收录了提交该会议的论文以及会议讲话等37篇。内容涉及禹会村
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本书为图文书,全书共3万字,100
《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四卷)》共收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丹江口库区田野考古发掘简报15篇,论文1篇。丹江口库区是长江、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重要过渡地带,考古发掘表明,这里保存着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时代文化遗存。《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四卷)》作为湖北丹
《繁昌窑》是19岁青年学子王承旭继《繁昌元代窖藏瓷器》一书后的又一本新著。同时也是繁昌窑发现六十年来,**本全面研究繁昌窑的专著。本书作者作为繁昌窑发现者葛召棠先生的曾孙,不仅详细介绍了繁昌窑遗址的发现过程,还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弥足珍贵。作为一本学术专著,本书全面论述了繁昌窑在*国陶瓷**的重要地位。以图系文,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与中国白酒起源:兼论中国白酒古酿造遗址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共有十章,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七个方面:(1)中国白酒起源之文献考辨。重点对学术界引以为中国白酒起源的70多种文献进行考辨,分辨出哪些文献是可靠文献,哪些是疑似文献。(2)白酒起源之考古成果考辨,主要是从目前考古发现的蒸馏酒、蒸馏器、烧酒作坊遗
榆林窟壁画艺术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佛教思想、壁画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均与莫高窟一致,甚至一些壁画的作者也是与莫高窟共有的。曹氏画院的画工、画师,不只在沙州,也受命到瓜州的榆林窟作画。但是,榆林窟艺术并非莫高窟的翻版,而是具有许多自己的特色:如在洞窟形制上,有完整的前室和长甬道,主室壁上画出十二根排柱支撑
2013年10月24日,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举办首届“曲江壁画论坛”,来自中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近60名学者专家与会并撰写的高质量的学术研究论文。《色·物象·变与辩:首届曲江壁画论坛论文集》即是该论坛的研究成果集结,内容涉及壁画的揭取与保护、科学分析与保护、寺观宗教壁画研究、馆藏壁画的保护研究、壁画调查研究、墓室壁画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仅有的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文明曙光到夏、商、周时期建立早期国家,从秦、汉时期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到唐、宋、元、明、清的历朝历代,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还会在另一个世界像活人一样继续生活,故“事死如生”,具备雄厚物质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