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是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2006年创刊, 2013年被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资料库(CSSCI)2014-2015年来源集刊。自2015年起,集刊由每年一辑改为两辑。辑刊围绕相关的三个层面:以简帛资料为主的古文字研究,以简帛为主的先秦至汉晋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以简帛资料为主要着眼点的先秦
本书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两汉时期、高句丽时期、渤海时期、辽代、金代、元代、明代、清代等11个部分,系统地搜集和梳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吉林省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地下文物资料,全面总结了吉林省在地下文化遗产揭示和认识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主要成就。
《吐鲁番学研究丛书高昌石窟壁画线描集1:吐峪沟石窟》由吐鲁番学研究院、吐鲁番博物馆合作编著,由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相关人员绘制,吐峪沟石窟壁画线描图集为高昌石窟壁画线描集的第1本,另有胜金口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伯西哈尔石窟等壁画线描图集将陆续出版。 《吐鲁番学研究丛书高昌石窟壁画线描集1:吐峪沟石窟》整体分
长期以来,日本学者一直关注并致力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作者林巳奈夫更是对殷周青铜器研究甚深,该书体系完整、分类精当、内容广阔,是域外青铜器研究的佳作,此次翻译出版将会对国内的青铜器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本书选录了20余篇文章,汇集了目前国内外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和石窟寺保护科技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石窟研究和石窟保护两部分。
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5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足点,面向全国,内容涉及考古学、文物学、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多个方面。
海龙屯土司遗址是我国第48处世界遗产,有着700多年的历史,文化厚重,遗产丰富,为展示海龙屯的魅力,遵义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邀请摄影家历时近一年,创作了数百幅摄影作品,经过精选,约120幅,集中反映了海龙屯文物遗存、自然风貌,同时,邀请当地知名文学工作者,根据图片及其历史,进行了文字介绍。作者单位还整理了部分诗文
本书所选文物精品时间跨度早至石器时代,晚至近代,以不同的形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广元地方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研究和普及广元地方历史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老子》,以其天人合一归根复命的情怀、道观物高瞻远瞩的格局、善利万物的博大胸怀、少私寡欲的恬适心境、以退为进的生存策略、以柔克刚的坚韧精神、见微知著的深湛智慧、长生久视的贵生意识,在世界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方智慧丛书:老子选译(汉马对照)》精选自中华文化*重要的典籍之一《老子
阜新市博物馆文物藏品丰富,包括石器、陶瓷器、玉器、铜器、书画、碑志等十二个门类,其中玉器、陶瓷器、碑志类为馆藏特色。《阜新市博物馆文物精萃》一书是继《阜新文物》后,一本较为系统介绍我馆馆藏文物的书籍。《阜新市博物馆文物精萃》按时代先后排列,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至唐、宋辽、金元、明清、民国等七个部分,收录馆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