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中华地理与发现:中国著名石窟》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神秘的中华地理与发现:中国著名石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敦煌英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大足石刻这四个中国四大名窟。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
2007年2月至2010年底,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史博物馆对南京大报恩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整个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既包括明代建筑构件,也包括种类丰富的各类佛教供养器物,另外还发现了乳香等宋代香料以及放置香料的香囊、香盒等器皿。南京市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上海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编著的《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其实,中国文化与世
《二十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文物保护总结性研究(1992-2011年)》以研究的形式对三峡重庆库区20年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总结和研究了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和实施两个阶段的文物保护状况,包括规划的制定及作用、三峡文物保护管理体制特点和效能、各区县地下和地面文物保护状况、文物工作者奉献和白鹤梁水文题刻、张桓侯庙、石宝
本书从石湾窑概况、石湾窑产品概述、石湾窑艺术成就、石湾窑体系研究、石湾窑文化解析5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地探讨了石湾窑文化问题。文中资料图片丰富齐全,涵盖面广,许多第一手资料来自陶瓷收藏家的珍藏。研究深入细致,将石湾窑从时间和空间角度与自身和其他窑址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结论深刻。
根据出土简帛实物的时代起讫以及中国古代藏书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土简帛与中国早期藏书研究》将文题中的所谓“早期”限定在从殷商到魏晋之际。《出土简帛与中国早期藏书研究》以出土简帛与传世文献的彼此对读和相互印证为主要研究方法,初步勾勒了中国早期文献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等方面(所谓“藏书”)的基本史实及其演进规律。在此基
本书分为总论、陇东石窟、河西石窟三个部分,收录了《甘肃的石窟艺术》、《秦地石窟与中原佛教文化初探》、《甘肃早期石窟的两个问题》等文章。
本书收集了1979年以来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任职教师的论文19篇,内容涉及考古学研究、文物研究、博物馆学以及历史学研究等诸多方面。论文集既反映了南开大学文博专业多年来的发展与创造,也体现出发展过程中的成果与收获。
本书汇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000年之间安徽考古发掘成果。全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有概述、序图、专题文物图、市县文物图、重点文物图、文物单位索引等内容。下卷主要内容为文物单位简介。
本书为民间藏家成贤斋主人所藏敦煌遗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CXZ001号-CXZ015号,下册为CXZ016号-CXZ0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