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唯识学体系完备,思想精深,包含心性、认知、心理、逻辑等理论,是印度大乘佛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唐代玄奘西行求法、系统翻译介绍唯识学,奠定中国佛教法相宗的基础,自此唯识学在中国扎下了根。中国唯识学构成佛教唯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佛教学理的发展影响至为深远。但唐代之后中国唯识学走向衰落,一直到清末民初唯才重新得到重视和发掘
本书收录《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回顾和展望》《西堂智藏大师生卒年考》《天台教法在日本成立与展开》《隋唐时期中泰佛教交流》等文章。
本书为台州龙兴寺之寺志,记述了自唐代神龙元年至今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全书分为大事记、建置沿革、高僧护法、寺院建筑、文化交流、文物古迹、历代艺文等七章。此书的编写不仅参考了宋代以来相关史籍的记载,且吸收了当代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将龙兴寺相关史料加以甄选,分门别类,依次编排。故此书的出版不仅可视为填补龙兴寺寺志空白之作
本书分为皈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趣入佛道之门--皈依、宁波居士林开示录和学佛行仪四个部分,从教理和行持两方面系统阐述了为何要皈依、如何皈依以及皈依后应如何做等问题,为初学者指明了学修的方向,引导皈依学人无倒无错地步入菩提正道。
本书分为三卷,卷上主要有历代护法、历代住持记,卷中收录历代碑记,卷下除艺文外,另有寺产部分。
本书是根据《佛祖都说了些什么》改编的漫画版。从白马驮经到禅宗兴起,介绍了中国佛学思想本身的发展与流变、著名学派的产生与内在联系、杰出人物的事迹与主要思想等。
本书共十五卷,收集南宋建炎元年(1127)至明末永历元年(1647),五百二十一年之间,九十七位禅僧传记。
本研究甄别、汇集与白云宗有关的西夏文资料,主要包括译自白云宗祖师清觉的同名作品——黑水城出土西夏文《正行集》和《三观九门枢钥》,白云宗祖师及其传人所撰作文集——西夏文《三代相照文集》,译自汉文《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的西夏文本中的插图“白云宗师资承袭图”,宁夏灵武出土的《河西藏》遗存西夏文佛经,以及西夏文《过去庄严
本书是一部关于李叔同的传记作品。李叔同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开中国现代艺术启蒙教育之先河,他在诗词、音乐、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造诣,是光耀一时的风华才子和大师级人物。无论入世还是出世,他都向世人呈现了他凡事认真、勇猛而精进的一生。作者从李叔同亲友、学生的回忆中,寻访他的人生踪迹,为读者呈现李叔同将丰富
本书是禅学经典著作,也是日本著名禅学宗师山田耕云的代表作,日文版1980年出版,后被翻译成英文出版。此次出版的中文版,是从英文版翻译过来的,全书含推荐序、自序及正文17章、英文版译后记等内容。山田耕云之子山田凌云在为本书的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介绍说:“禅是什么?简单来说,禅就是一种修行,人们通过参与修行来发现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