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本雅明的著作自20世纪陆续译介到中文世界以来,产生了广泛影响,是人文学科领域公认的重要作品。本书汇集本雅明六部经典作品于一册,由王涌教授翻译并作注,方便读者阅读与收藏。 《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和历史学家》是本雅明关于艺术研究的三篇经典文章,堪称
本书以法国著名哲学家列维纳斯的代表作《总体与无限》为研究对象,以读书笔记的形式,采取逐章逐节的细读并辅以相关思想背景分析的形式,力争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对列氏晦涩艰深的所谓“绝对他者”的伦理学思想进行简括而不乏深入的理解。书稿按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章节结构,逐节解析其中提出的重点概念,分析该章节内部逻辑及与前后文、列维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中、后期的诠释学与叙事理论备受推崇,与之相比,本书聚焦于利科的前期思想,意志问题的实存论现象学研究,它吸收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并将其推进到意志领域。正是在意志哲学体系中,利科涉入了恶的问题,并逐步发展出-套层次分明、精致复杂的恶论。利科的现象学——诠释学的恶论不仅从方法
本书记录了二十多位20世纪知识界和政治界的著名人物,如温斯顿·丘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哈伊姆·魏茨曼、奥尔德斯·赫胥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弗吉尼亚·伍尔夫、埃德蒙·威尔逊等。这些人,伯林都很熟悉,他以自然天成的幽默感、
归于柏拉图名下的十八封书信中,《第七封书信》和《第八封书信》被学术界认为是真实的、重要和有价值的两封书信。它们在篇幅上占柏拉图全部书信的一半以上。与国外(主要是欧美的几个国家,诸如德、英、法和美国等)对《柏拉图书信集》(《第七封书信》和《第八封书信》)形成了众多译本和有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国内(除了一些——包括希腊哲学
本书主要研究德国观念论的源与流,以及海德格尔对德国观念论的解释。其学术价值在于聚焦德国观念论各体系的立场和方法,并将立场和方法问题贯穿于海德格尔与德国观念论的关系研究中。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福柯晚期的伦理转向、福柯伦理思绪的谱系学研究方法、福柯论古希腊-罗马性关系中的自我伦理建构等。
本书试图透过位全面理解并超越现代的哲人尼采的火眼金睛,观察现代思想的开端,即培根-笛卡尔主义与柏拉图传统相遇的时刻,由此展示现代意识为何以及如何被现代思想奠基者塑造出来。作者没有像通常的哲学史家那样,历史地和批判地阐述某些哲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影响过程,而是在尼采的指引下,悉心解读了三个原文本:培根的《新大西岛》《宣告
本书从现代否定的辩证法的理论渊源起步,开始对德国古典哲学、现代哲学及其法兰克福学派的辩证法进行了内在的清理,进而着重分析了在现代背景下的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理论指向、核心价值及其历史转向,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探究了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思想,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分析了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实质和价值。
本书由四篇文章组成,都带有“引论”的性质,可以带领国内读者直观了解当代俄罗斯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翻译家霍鲁日的哲学观念。四篇文章依次由浅入深,其中前两篇《俄罗斯哲学的产生》《俄罗斯哲学的主要观念》是霍鲁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所做演讲的讲稿,具体阐述俄罗斯哲学的历史进程和主要观念。后两篇《俄罗斯哲学过程是哲学与东正教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