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遵循绿色发展理念、转型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湖区村落经济转型发展的经验启示,以洞庭湖区村落经济变迁史为起点,解析洞庭湖区村落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和内生动力;通过实地调查洞庭湖区典型村落,实证分析洞庭湖区村落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的现状、困境及动力等问题,构建
*总书记在2013年曾经到过横坎头村,2018年2月,*总书记又给横坎头村回信,勉励横坎头村继续发展。*同志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曾三次到滕头村,勉励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同志:常青树不容易,要继续走在前列。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又是新农村建设元年,选这三个村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有着独特的典型意义。本书对改革开放4
本书精选2016-2017年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完成的一部分专题调研和分析研究报告,汇编成集。在对已有研究和服务成果做简要总结梳理的同时,也能为社会各界认识、研究和发展农业农村问题提供参考。全书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经验借鉴篇三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围绕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新业态和农技推广
农业一直是苏丹的支柱产业。石油经济兴起之后,农业的地位一度出现下降,但2011年南苏丹独立后带走了大量石油资源,使苏丹政府又恢复了对农业的重视。苏丹农业资源丰富,特别是水土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及气候条件,使苏丹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因此,苏丹吸引了大批外国投资者来苏丹开发农业。但由于对苏丹的土地政策、管理体系等缺乏了解,使
本书从农业、植物学和动物学大学科前沿中遴选出农业领域前沿,对各前沿进行专业的内容解读,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宏观分析2016农业前沿的国家表现及国际合作情况。全书共分10个新兴前沿与热点前沿,如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及其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渔业资源评估与生态系统水平的渔业管理、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作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生物柴
该书主要介绍了家庭农场的起源与发展及现状概述、我国家庭发场发展的扶持政策、小农户和家庭农场与大农场的联系与区别、家庭农场的创建与常规决策、家庭农场的规划与设计、家庭农场的生产管理、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策略、家庭农场资源管理、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
《中国战胜农村贫困:从理论到实践》围绕中国为何能在降低农村贫困方面取得伟大成就这一核心问题,本专著从慢性贫困、暂时性贫困、贫困脆弱性等前沿角度展开实证研究,并用较大篇幅从工业化、市场化的角度论证了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理论机制。该专著还探讨了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历程,分析了***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的基础;同时,结合作者
本研究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金融困境和制约因素,在总结国内主要省(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框架安排、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本书基于对中国城市产生至今6千年历史演进内在逻辑和国际比较视野的宏观考察,从规律高度,对中国古代、近代和当代三农问题的产生、演变、发展作了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研究,揭示了中国“三农”发展规律及其实现规律。认为城乡协调发展规律是“三农”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实现规律或形式。在古代以王朝更替为其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故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