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专家论文集》分3个部分:部分收录了顾问团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委领导批示的政策建议5篇;第二部分收录了顾问团专家论文7篇;第三部分收录了《判断与思考》简报专家文章2篇,在此一并呈献给大家,供交流参考。
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解“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结构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的直辖市,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开创性地探索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庆模式是一个值得深
本书遵循“土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土地资源配置的经济问题与解决—土地利用和保护的经济问题与解决—土地收益及其分配的问题与解决—土地制度与政策”的逻辑思路,突出现阶段中国土地经济问题的重点,力求实现系统的理论、原理分析与中国现实的土地经济问题分析相融合,以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对基本理论与原理的认识与理解为重点,以丰富的专栏材料
本书基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粮食生产的现况,在对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框架,利用实地调研数据,从微观层面检验了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评估了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影响的产出效应、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技术效率与风险效应,以及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环境效
本书系统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土地宏观调控的关系,以江苏省为案例,构建了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土地总量调控、区域调控、结构调控、效益调控和评价监测“五位一体”宏观调控框架;分析了江苏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开发限制性,确定耕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等总量控制目标,制定总量调控的路径与机制创新;分析了江苏省区域总体格局演化,策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创新和实践基本上是按照推动农户承包土地相对集中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一基本线索展开的。农户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更加明确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是农地产权流转的主要对象。本书基于中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村集体土地以承包经营的形式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农村集体
本书系统分析德国、日本、美国、苏联、法国等世界主要国家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经验,梳理我国历史上和现阶段各部门开展国土整治的相关工作,以明晰我国国土综合整治的概念内涵和目标任务,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土综合整治新机制,并进行国土综合整治评价分析,识别开展国土综合整治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区域,提出国土综合整治空间布局和推进
本书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对宏观统计资料和对杂粮主产区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对中国杂粮产业发展的研究,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玉米结构调整于2016年全面开展,对中国杂粮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资料积累较少,本书主要以描述性分析为主。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书精选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开拓者之一——杜润生同志关于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文章百余篇,这些文章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农村改革发展波澜壮阔的历
中国的改革先从农村拉开序幕。从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托孤”方式按下红手印实施分田到户的“大包干”开始,中国的农村改革已历时40年。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走上了第40个年头。农业,是大国根基。“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筑牢大国根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推动者系列》收录杜润生、吴象、王郁昭、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