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时代晚期的人类在西欧洞穴深处创造的艺术引起了后人的敬畏和惊叹。关于远古人类的心智,这些描绘在拉斯科、肖维和阿尔塔米拉等洞穴岩壁上的动物和符号,能告诉我们些什么?这些精致而成熟的图像似突然涌现一般走进了人类的故事? 本书为图像创作和艺术的起源提出了迄今最合理的解释。作者巧妙地将自己毕生从事的人类学研究与最新的神经学
哪里能找到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人类又是在什么时候,出于什么目的,开始试验不同的材料、样式和颜色?我们曾经的表亲尼安德特人是否也能够创作艺术作品?数十年来,史前学家一直在追问这些关于祖先的疑问,但直到近年,才随着尖端科学和考古技术的发展,拼凑出远古艺术传奇的朦胧雏形。 本书作者米歇尔·罗尔布朗谢和保罗&mi
本书由上海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戏曲学会副会长朱恒夫等主编。《中华艺术论丛》第28辑收录了第九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部分入围论文。王国维戏曲论文奖是戏曲学术界的最高奖项,每三年评审一次,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为颁奖单位。第九届共收到270篇论文,本辑收录了其中的30篇论文。这些论文研讨了戏曲的历史
公共艺术是一门以公共价值、人文关怀理念和当代艺术审美范式介入城乡公共空间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视觉美学重塑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场所的艺术形态为探求内核,具有公共性、互动性、艺术性、在地性表现特质,美术学与设计学等学科跨界融合的当代新型艺术。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八十年代概念引入与转译、城市雕塑本体即公共艺术、城市美
从被“凝视”和“欲望”的对象,到艺术创作的主体,她们曾被遮蔽,但从未缺席;她们是画家、雕塑家、摄影家、行为艺术家、装置艺术家、电影导演、舞蹈家,她们的艺术作品是女性创造力最直接的表达;她们摆脱历史重负勇往直前,打破禁区,彰显天赋,自由开拓新的艺术审美观,使原处于边缘的女性艺术,日渐成为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一份掷地有声的
《民间艺术欣赏与创作》一书大体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阐述艺术概念,较为简单地介绍了艺术起源学说、艺术观念及其演变,并配有大量的案例图示;第二部分为民间艺术欣赏,在案例中深入浅出地引入视觉艺术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艺术题材呈现方式等艺术设计理论;第三部分为民间艺术实践,利用一些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开展艺术创作。通过本书
《你好,未来!》是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日本驻地艺术实践计划的总结性文字。驻地实践团于2019年11月5日至12月3日完成了实践计划,在东京、千叶、京都、奈良等地进行了高密度的走访、考察、交流和学习,驻地成员访问了多所日本艺术院校、艺术机构、美术馆、博物馆,并与专家学者和策展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驻地实践成果展于
本作品集凝聚了雷焕发多年来的艺术创作的成果,主要收录作者的油画、漆线雕、影雕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境由心造、画由心生,作者通过发现、体验、感悟生活的一些闪光点,创造性将生活中的素材、元素进行加工和提炼,体现艺术的形象和精神升华,以画面意境表达作者的心境、思想。雷焕发的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
本书遵循师范专业美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根据师范专业未来教师认识美术、应掌握和具备的审美及应用与表现等基本技能的需要,融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为一体。全书除绪论外,主体内容分为三篇,共八个项目。全书阐述了美术常识、基础理论和造型技法的训练,以及审美与造型、应用与表达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认识,培养学生创造艺术形象
本书稿是基于对线性艺术的再认识,结合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所作的当代表达的尝试,作品题材的选择是随机的、偶发的,更具生活化,似一本视觉日记,更容易勾起与观赏者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