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三册,以图说形式记录延安时期军事斗争和人民军队建设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等,题材新颖、文风清新、视角独特,既能够全景展示延安时期军事斗争历史,又能够增强党史、军史作品的可读性、鲜活性,能够让年轻一代更好了解这段艰苦、辉煌的岁月。
苏州的历史,源远流长;苏州的文化,辉煌璀璨。本书以苏州历史文化为中心,从苏州历史文化的源头、吴国兴衰与阖闾城修建、秦汉六朝时期的江东一都会、唐宋元时期的东南雄藩、明清时期的工商业中心、中国文化的苏州时代六个方面,详细刻画了古代苏州的变迁与发展,全面展现了苏州波澜壮阔的历史,揭示了苏州的文化肌理与深厚底蕴。在叙述对象方面
本书是六合现存的第二部县志(之前有《嘉定志》《永乐志》《成化志》《正德志》《嘉靖志》五部,除《嘉靖志》外均佚),也是明代最后一部六合县志。曾两次编纂:第一次由知县李箴聘乡官黄骅、杨郡修,教谕吴邦、训导桑子美、卢文衢校正,庠生黄域、陆察、方澄澈、季宫、朱镇同修,(见本书卷首),于万历二年刊行。它的编写体例与《嘉靖六合县志
本书集中收录了国内外一流学者有关“南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22篇,板块包括“南京学”纵横谈、考古发现与文化遗产、古都历史与景观变迁、历史名人与地域文化、文献考释与编译,以及相关学术动态等。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以南京文化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弘扬,提升南京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以及推进中国
本书围绕“老城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约请专家学者梳理上海老城厢的文脉源流与发展演变,反映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关系。本书的编写,对于留住城市记忆,延续上海历史文化文脉,更好传承和光大城市精神,处理好城市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万历)绍兴府志》五十卷,明萧良榦修,明张元忭、孙鑛纂。明万历十五年刻本。 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鱼尾,左右双边,有图。书前有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郡人赵锦元撰叙,郡人张元忭撰叙。卷一为疆域志,卷二为城池志,卷三为署廨志,卷四至卷八为山川志,卷九、十为古迹志,卷十一为物产志,卷十二为风俗志,卷十三
本书以中华书局影印本《清实录》为底本,对清代热河地区相关内容讲行辑录。书中选取了较为重要的、与热河地区直接相关的史料进行文献标点、校勘;按朝代编年顺序,每条史料之前均标明该事件的朝代年号、干支,末尾则标注卷数和影印版的页码。
本书是“六安市乡村记忆文化工程”。诸佛庵镇位于霍山县西北部,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省级中心建制镇。本书共16章,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客观
仙人冲是安徽省霍山县的一个行政村,属诸佛庵镇管辖。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神秘色彩的地方,山重水复,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远近驰名;万亩竹海,远近有名。这里还是“三线”遗址,2014年,这里建起了闻名遐迩的“仙人冲画家村”。本村志就是根据县主管部门的布置而编写的一部反映仙人冲村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的书籍。
本书分为小巷沧桑、走进深巷、水巷风情、小巷人物四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伍子胥:从这位苏州首任“规划局长”说起;讲张:那些历史化石凿成的巷名;我们在巷名上跳跃,就是在历史里跳跃;背负青天朝下看:苏州小巷的另一种情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