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萧红散文的代表作品。1940年7月重庆妇女生活社初版。她对鲁迅先生的个性习惯、为人风范、家庭生活、交友创作等均从个人视角进行了回忆,特别是鲁迅先生病重期间的回忆文字,笔触细腻,深情婉转。本次出版,增补了萧红关于鲁迅的作品9篇,如《鲁迅先生记(一)》《鲁迅先生记(二)》《民族魂鲁迅》等。
这是一部描写鸟类的散文集,全书25篇文章,均已在《光明日报》《散文》《人民文学》《青年文学》《文学报》《花城》《钟山》等大报名刊发表。作家傅菲长期专注于南方乡村和自然写作。是当下最重要的散文家之一,其生态散文深刻影响当代自然文学,同时深受中学生热捧,也受到主流媒体的认可。本书通过长期实地跟踪、仔细观察,描写飞翔于四野的
《丁玲散文》以我社旧版为底本,请清华大学王中忱教授做导读一篇。我社底本是丁玲之子蒋祖林先生的选编本,也是市面上唯一的丁玲散文选本。内中收入丁玲早年到晚年的散文代表作品45篇,按发表年代排序,侧重收入作者晚年进入新时期后的作品。另有丁玲生平照相十几张,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丁玲的代表作品有《五月》《“三八节”有感》《风雨中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都督府”散记、“近道居”写真、“世界球王”李惠堂故居——“联庆楼”、“守成居”览胜、“文琳庄”印象、百年农庄的魅力——“试植农圃”、北磜的建筑奇观——“树德楼”与“方楼”、蔡蒙吉故里散记、瓷乡特色民居——“乾泰楼”等。
本书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集。朱自清对文章要求极高,他的散文平实而蕴藉温情,细腻又不失率真,在通俗与清雅间写尽人生况味,是公认的“白话美文典范”。作为一代散文大师,朱自清的许多文章都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作为散文典范如《背影》《荷塘月色》等。这些经典散文大多出自散文集《背影》。本次选择将一九二八年开明书店初版散文集《背影》完整呈
这是一本散文集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同物象所寄托的寓意,不同人、不同境遇所领悟的情感,都会因人而异,因事有别。作者通过细心观察,沉淀情思,将自然景、寻常事、岁月情与世间生活、社会百态巧妙地融为一体,以新颖独特的视角、优美练达的文笔、灵性细腻的铺陈和真挚饱满的情感,抒写了极具个性
书名为“学识几行”,嘘气以使砚中墨汁融解,在作者看来,这是一场以蓄力为目的的中场休息。如田埂上开墒的把式,常往拳头里啐一口唾沫,调整节奏继续埋头。所辑文字,计五百条,作者两年来每日随手,长不过百余,短则数行。人与事皆与文化社交有涉,或交游或采访,如星云大师,王蒙,白先勇,余秋雨,裴艳玲等几乎大半个中国人文艺术圈。物,则
人生七十古来稀。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日子有多少天?光阴易逝,烦恼恒在,不如索性快快乐乐过每一天。天才诗人李白吟诵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本书精选作家丁立梅的63篇文章,这些文章包含读者的来信与作者的回信。读者的来信内容主要是生活里的小烦恼、小波折,作者在回信里将这些烦忧一一拆解,温柔可亲的语气,感觉就像旧时的
我们都身处红尘,希望事事顺遂不算贪心:金榜题名、平步青云、在各种感情和人际关系里自在成长。可真实的生活是:人生短暂,生老病死痛。百种困惑,千般难题,日日交织在生活的网中,无数次想逃跑,无数次想打退堂鼓,无数次站在原地任风暴横穿我们的身体和心灵。这才是人生啊,不完满才是人生。《不完满才是人生》一书,收录了作家丁立梅与读者
本书是一部随笔集,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谈教育,取名“一直在教育实践的路上”,中篇和下篇分别为“一直在感知生活的路上”和“一直在感悟生命的路上”,涉及“怎样当父母”“高一家长该怎样当”“孩子怎么会爱读书”等话题。本书中的每篇文章都不长,言简意赅,很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