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辑录了上自汉代、下迄清末的文献典籍中有关陶瓷的记录和论述文字,内容大都是版本较好的第一手陶瓷史料,其中有很多是从未被发现或征引的史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收集和整理古代陶瓷史料的大型专题文献,填补了我国陶瓷工艺发展史、陶瓷经济研究、陶瓷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本书是萧山博物馆举办的萧山柴岭山土墩墓发掘成果展展览图录。从柴岭山土墩墓群发掘出土的900余件文物中精心挑选出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精品百余件,并配以简明的文字说明。
《中华文明系列展1:早期中国》通过代表着时代工艺水平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漆器等遗物,展示出早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社会风貌。这就是中国。我们将讲述这个东方“大两河流域”文明的早期历史,一段充满了传奇的3000年史诗。当你留心于此段历史,你会发现当日的辉煌与精彩与今日相比毫不逊色。
杨海峰主编的《周口店遗址保护工程报告(精)》是第一部详实记录周口店遗址文物保护工程的报告,它阐述了从现状评估、病害调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到组织管理的整个认识和实践过程。它是遗产地积累的历史档案资料,也是经验的总结,它不仅为今后的保护工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可为其他类似的遗产地的保护提供参考。周口店遗址距北京
《萧山柴岭山土墩墓》是萧山柴岭山土墩墓发掘报告。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萧山博物馆对柴岭山土墩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37座土墩,发现59座墓葬和8个器物群,墓葬类型丰富多样,出土遗物丰富。墓葬年代从商代中晚期延续到战国初期,跨度大且无缺环。该墓地的发掘,建立了本地土墩墓的分期标尺,对构
水井街酒坊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南侧,在府河与南河的交汇点以东,原为全兴酒厂的曲酒生产车间。1999年3一4月,在四川省文化厅、成都市文化局的直接领导下,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此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水井街酒坊遗址发掘报告》就是考古挖掘工作的成果汇总。本书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余杭小横山东晋南朝墓(上下)(精)》文字约30万字,线图约合240余幅,彩版1000合280面。本报告发表墓葬资料共约120余座,其中多数为东晋南朝墓葬。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画像砖、文字砖及刻字砖,是本报告的一大亮点。有些墓葬保存程度较好,墓葬结构较为清晰,本次墓葬画像砖及文字砖的发现可以说为
《萨迦寺壁画保护修复工程报告(精)》(作者段修业、王旭东、李最雄、傅鹏、格桑)收录了萨迦寺壁画价值评估;萨迦县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萨迦寺各殿堂环境;壁画病害分类及分布;壁画保护修复前期研究;二层及二层以上殿堂壁画等内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秦汉城邑考古学研究》中收集了经考古调查与发掘的630多座秦汉城址资料,并将它们进行分区、分级研究。分区主要依据当时的行政区划,兼及自然地理及今日政区划分:分级既考虑当时的郡县制和郡国体制,也考虑到城邑沿用造成的等级差异。为了便于微观观察和宏观把握,书中对单一城址,重点考查其历史沿革、形制布局及文化内涵:对整个时代的城
赵岩编著的《简帛文献词语历时演变专题研究》从新词新义的生、基本范畴词的演变、复音词的演变等角度对简帛文献的语言事实进行描写分析,揭示了若干词语历时演变的轨迹。既有对若干个体词语的出现时间、语源、语义发展、词语分化、语用演变等的描写,又有对词语更替性演变的描写,还从秦帝国的统一、秦方言的东渐等角度分析了简帛文献词语历时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