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由高速增长适应性调整为中高速增长,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6)》以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饲料、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为对象,对未来10年的生产、消费、价格、贸易进行了展望,主要结论如下:一、谷物自给率稳定在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17-2026年农业展望》由经合组织和粮农组织合作完成,两组织成员政府和商品组织的专家们提供了意见建议。本《展望》对国家、区域和全球农渔业产品市场中期(10年)前景作出一致评估。今年《展望》特别关注东南亚农业和渔业部门。今年《展望》的背景是,2016年多数商品产量创历史新高,库存充足,价格远低于
为更好服务和引导生产,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组织畜牧业监测预警专家团队,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畜牧业生产特点和趋势进行了解读,形成了《2017年畜牧业发展形势及2018年展望报告》。《2017年畜牧业发展形势及2018年展望报告》凝聚了各级畜牧兽医系统的信息员、统计员的辛勤劳动,以及畜牧业监测预警专家团队的集体
2017年11月5日,由北京农学会主办的华北六省(市)、自治区农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在北京紫玉饭店成功举行。来自天津市农学会、河北省农学会、河南省农学会、内蒙古自治区农学会、山西省农学会和北京农学会的8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10位代表围绕生物技术、蔬菜种植、科技扶贫、农业科研管理、农业新业态培育等方向做了学术报告,特邀
本书从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云南省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特殊制度环境出发,分析了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云南省农村反贫困行动中的特殊重要性,并依据微观调查数据,对云南省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减贫效果进行检验。在对发展现状和减贫效果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云南省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本书分别从云南省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农村绿皮书》)初版于199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共同组织编撰的年度系列研究报告,今年出版的是第26本。《农村绿皮书》以年度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为特色,主要是对上一年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和市场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并对当年农业农村经济
本书基于微观数据,利用历史计量学分析方法、口述史研究法和文献法,对农户收入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农户收入的整体研究、收入差异和收入与农业发展。同时,本书同时对农户收入差异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了家庭和生产队两个层面。在家庭层面上,短期的家庭生命周期和劳动力性别结构都对收入有所影响,长期的收入流动性考察同样发现家庭人口结构
本书从社会融合制度路径理论出发,针对边疆社会融合的嵌入型制度建构及其作用路径进行研究,综合运用理论阐释、制度分析和实证调查等方法,通过实证屯戍制度在云南边疆区域的嵌入与融合过程,借助屯戍制度的推行载体——云南国营农场嵌入、融合和融入三个不同阶段的功能方式变迁,分别阐释屯戍制度在边疆空间嵌入的路径继替:以空间示范为重要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特色,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改革的三十年,是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三十年,也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三十年。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一直关注我国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问题,在不同阶段、不同岗位的学习、工作、实
粮食,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生产丰收。文稿主要利用经济学方法,探求了我国粮食生产与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份额。粮食,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生产丰收。文稿主要利用经济学方法,探求了我国粮食生产与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