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李可染先生《山水画的意境》(1959)、《谈艺术实践中的苦功》(1961)、《谈学山水画》(1979)、《生活传统修养》(1980)、《传统、生活及其他》(1982)、《我的话》(1986)等观点鲜明、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若干,配以一定插图,力求将李可染先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通过他的思维轨迹和绘画成果展现出来,以
本书共分为十个主题一、中国画的历史源流二、中国画的材料三、中国画的用笔与用墨四、中国画的构图五、中国画的创作与表现六、元素的采集与利用七、中国画赏析八、静物组合练习(一)九、静物组合练习(二)十、中国画创作。
本书侧重以花卉中梅兰竹菊为例进行示范练习,把正统学院派中国画教学和实践训练的课稿作为临摹范本,属于专门针对中国画笔墨基础训练的范稿图书。
本书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讲以材质为内驱力的第一次流变,第二章是讲以相对应绘画题材技法的成熟为内驱力催生的第二次流变,第三章是讲以创作主体趣味不同导致的第三次流变,第四章是讲以地域为内驱力导致的第四次流变,第五章是讲绘画观念对撞所产生的动力导致的第五次流变。本书作者将中国绘画史流变的路径地标凝练为材质、画科、画种、画派
本书定位于国内开设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的大专院校教学使用。内容主要包括素描、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素描、色彩的发展脉络、风格流派;工具材料认知;写生的分析、观察、理解方法;作画的分项步骤;艺术特征的提炼加工;绘画的形式美学;审美素质的培养;作品欣赏与分析等。教材综合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方向,反映课程教改最
本书从古代诗词中精选出680余首绝句,内容为描写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抒发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愿景,用书法形式进行展示。盛羽身为美学教授,以美术视角去梳理文学脉络、择其优者,所选诗力争达到诗书达意,形式与内容统一。书法作品运用盛欣夫的“意图植入法”理念,以简草书写,以期达到以意书诗、以书怡情、以情立德、以德怡人之目的,传
本书共分四章:书刻艺术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书刻艺术;书刻艺术的实践与探索;高中“书刻融合创意”学生案例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书刻艺术的起源;书刻艺术的演变;书刻艺术的教育意义;书刻艺术的现状与问题等。
故事发生在土改时期的河北地区。通过几个典型人物,深刻表现了桑干河边某农村复杂的斗争,最后在党的领导下,群众的觉悟得到了提高,土地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本书是德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席勒晚年创作的一部重要的歌剧,它取材于14世纪瑞士英雄威廉·退尔的传说,以瑞士独立斗争为背景,在歌颂民族英雄的同时也歌颂了瑞士人民反抗异族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精神。
本书呈现了大量的优秀素描头像、速写写生的作品范例,分类收录了大量男性像、女性像和速写作品,都是优秀范画,供临摹使用,能有效解决美术生在素描写生阶段遇到的问题。书中范画丰富,是一本不错的临摹范本。素描头像作品着意勾勒对象的魂魄,可以体现画家的功力与品位。庞卡先生的速写视点准确,线条结构明朗简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使读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