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总论”与“分论”两个部分。总论在对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进行搜集、整理、深度研究的基础上,从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成背景、个性特色、开发利用、目标取向、功能扩大及机制保障等角度,介绍了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及开发利用的状况,并按照“普查为保护、保护为传承、传承为开发、开发为利用”的方针,对南
两当位居通关中、下四川、上秦州的要塞之地,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境内群山错峙,奇峰突兀,江河纵横,万壑分流,青山葱郁,鸟语花香。这里有山俏水碧、峡幽谷静的黑河森林公园,有如诗如画的云屏生态风景区,有闻名遐迩、祥云缭绕的□鷟山“张果登真洞”。
本书为湘西王陈渠珍追忆西藏青海经过事迹,取《诗·小雅·小明》我征租西,至于艽野之意为书名,含有青藏高原风尘录的意思。陈渠珍1909年从军,奉赵尔丰命随川军钟颖总进藏,升任管带(营长),参加工布、波密等战役;驻藏期间同当地藏族同胞、官员和和喇嘛来往密切,同藏族姑娘西原结婚等经历。1911年10
本书收录有关蜀学研究的论文,包括《试论蒙文通的力学史观》、《民国学者李源澄学术简论》、《论贺麟的法治观》等。
《海岱古族古国吉金文集(1-6册)(套装共6册)》是在海内外对青铜器铭文的大型整理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对已公布的金文资料作了穷尽性的搜索,是自古至今搜集山东金文最丰富、最实用的一个集子。该书为海岱地区千年青铜文化积淀之结晶,同时也是自宋代以来齐鲁先贤千年传承、文化积累的成果。该书充分吸收学术界关于山东古国史研究和古文字研
《史说益阳》是一本介绍和释读益阳地域特别是益阳古城历史变迁、工商百业、人文风采、风物特产、文化现象和故事传说的读物。它从文化益阳的视角,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采撷益阳地域内若干文明闪光点,透视古城益阳的人文历史特色,并以深入的挖掘和研究,打开尘封的悠久历史,探寻遥远而多彩的古城记忆,‘向世人展现出古城益阳厚重的人文
社会生活史,意在研究历代社会生活事象及其演变规律。小人物因其“小”,很难在历史记述中留下事迹。该书作者查阅大量古籍方志、文人笔记、宗教文献、诗文史评,整理出第一手资料,获取小人物生存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方面的信息,描写出杭州各时期小人物衣食住行、风土民俗、人生礼仪、宗教信仰等各历史场景,极为详尽具体,多视角展示了杭州人
本书介绍了孔孟之乡的地域文化,内容包括:始祖文化、儒家文化、济宁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等。
本书沿着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展现江宁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厚的文化底蕴,描述江宁这片土地,从远古到今天的发展历程。
2010年11月4日,是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诞生700周年纪念日,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协同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金华市人民政府、浦江县人民政府,在宋濂的家乡浦江县举行“宋濂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专家8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且对宋濂研究甚有成就。梅新林、王嘉良主编的《江南文化研究:宋濂研究专辑(第5辑)》,就是这次盛会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