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渠先生(1927—1996)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开拓者。2017年10月举行“纪念罗荣渠教授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暨中国现代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会后征集纪念文稿和研究性论文,编为本书。上编回顾了罗荣渠教授坎坷、丰富而成就卓著的一生,追怀他的学术风范和家国情怀,阐发他在现代化研究以及美国史、拉丁美洲史、中外关
如果每个朝代的帝王都有家族群,他们会在群里聊些什么?明朝十六帝齐聚一群!白手起家的朱元璋见到了亡国皇帝朱由检,能征善战的朱棣见到了断送大明军事力量的朱祁镇,只娶了一个老婆的朱祐樘见到了作风不检点的儿子朱厚照,深情皇帝朱见深执意要邀请妖妃万氏进群……场面一度非常混乱。在明朝家族群中,互掐互怼少
一部情牵两代人的家书,一份关乎心灵的守望,一段求学求知的经历,一场人生哲学的演绎。这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家书选本,由傅雷家人亲自编定,既充满了艺术和生活的哲思,又保留了日常生活的亲切与真实。 本书以傅雷长子傅聪留学波兰的经历为主线,收录1954年1958年间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往来书信168通,记录了傅聪离家求学期间父母对儿
教材,三苏文化博大精深,本书主讲三苏文化中的政治、经济、科学、军事、医学、心理思想等内容。与传统的三苏文化教学以主讲诗词赋文有概念上的区分。本书全文分为十章,第一章:三苏故里人杰地灵;第二章:才华横溢初仕凤翔;第三章:西湖荡舟诗政芳香;第四章:密州出猎揽辔澄清;第五章:黄楼丰碑天下为公;第六章:湖州惊魂淡定人生;第七章
本书融历史真实和文学手法为一体,记述了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演绎了苏洵从游历少年到学者名儒的曲折过程。作者以苏洵的诗歌、书信和文章为主要线索,试图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较为真实的苏洵。其中为展示苏洵鲜明的个性,彰显其内心秘密,作者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细节描写和心理剖析。
本书既是对刘正文先生一生的回顾,也是对岳州扇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扇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与喜爱。通过本书,也可以让大众了解更多的扇文化。
对“鲁迅研究”来说,除过“鲁迅的本体研究”外,还有“鲁迅的背景研究”。鲁迅背景客观而巨大的存在是鲁迅背景研究的基础。看不见或者轻视鲁迅的时空背景,就无法对鲁迅本身进行客观的、准确的把握。本书讨论了鲁迅祖父周福清的科场舞弊案,青年鲁迅在南京就读的两所军事学堂,以及他的终生挚友许寿裳命殒台岛一案等内容。史料稀见,论述平实,
《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由著名历史学家刘节先生编著,为中英庚款董事会协助研究的成绩报告,后获得中华民国教育部学术审议会二等奖。作者站在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上古史,综合运用语言学、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说明中国上古社会的历史发展。本书是围绕古代氏族的图腾、氏族的流衍分布与迁移、氏族间的关系
郑权(1935-2020),最优化理论及运筹学与控制论领域的先驱者,学科领域皆享有声誉的数学家。《运筹学杂志》《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的主要创办人。本书从他所发表的百余篇中英论文中选载了20余篇代表性论文结集出版,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郑权一生致力于数学理论研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通过实践的总结与反馈,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
本书是一本考证精详、立意独到的学术型人物传记。作者一反以往南宋政治史、学术思想史研究侧重于名臣大儒的倾向,通过孙应时这位南宋中期中下层士人的个案研究,立体化多维度地摹画当时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复杂纠葛,既揭示中低层士人研究对于理解宋代学术与政治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也传达出宏阔的历史感与细腻的人际温情,是一部具有典范意义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