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书画精品集》涵括了宋徽宗存世的二十来件绘画作品,十五件左右书法作品,可谓目前比较完整的宋徽宗存世作品的汇集本。通过这些历劫幸存的标本高清还原,供读者一起去窥探宋徽宗的书画世界,宋徽宗的审美情怀,和他看得比家国更重的艺术世界。
《刘炳森隶书技法入门与提高》介绍了,刘柄森,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以隶书、楷书著称于世,兼善行草。他的隶书以汉隶为基础,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形成了墨色酣畅、线条凝厚、结体严谨、工稳俊丽、飘逸开张、大气浩然的个人风格,独树一帜,世称“刘体隶书”。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好友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本文即是诗集序文手稿。其书法精美奇妙,一改汉魏以来质朴稳拙的书风,开妍美流便之先河,给人们以高雅、清新的艺术感受。被后人誉为“天下di一行书”。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十七帖是学习草书的zui佳范本之一。
全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此碑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结体方整,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是学习隶书的zui佳范本之一。
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此碑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其脱胎于汉隶笔法,故而波磔犹存。此碑字用笔方峻,起收果断,结体寓飘然于挺劲,参灵动于木讷。康有为评其:“端朴若古佛之容”。
全称《宋故龙骧将军护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刻。此碑笔画浑劲,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
本书为中国较具代表性法帖的欣赏与学习系列之一,孙稼阜编著。行书。唐太宗贞观年间,为褒扬玄奘西行取经及译经的功劳,赐予“圣教序”,内容为佛教东传及玄奘西行的事迹。由京师弘福寺僧怀仁,集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于高宗时由诸葛神力勒石,朱敬藏镌刻成此碑。本书分原帖、介绍及释读、技法分析、后学者及后代大家的临作,以及作者书论、前人
钱建忠先生师承前辈书法大家卢前,专攻汉隶、魏碑,实践与教学并重,近年出版多种硬笔字帖,发行量很大。《西狭颂》为汉隶名作,临习者极多,但目前所见之版本,大多模糊不清,尤其不便于初学者。钱建忠先生在教学过程中早已发现这一问题,因此从2014年起由《张迁碑》入手,逐步以放大通临的方式,出版一套便于教学的汉隶标准字帖,这对于汉
本书为“历代名家碑帖临写法”系列中的一册。《孔子庙堂碑》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为虞世南六十九岁时所书。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编者精选优良版本,详细分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