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以全新的视角观察与探讨孔子的思想史著作。采用文化权力等新的批评话语,结合商周神政权力的影响,对传统文献和考古新证作出全新释读,认为随着人们对人性的认识、对人的认识,人文意识逐步觉醒,构成了中华文明“文明与神明交织与渗透”的景观,最后文明占了上风,而神明也具有了人文色彩,而孔子主张的是“神本主义”,强调对神的尊
《道德经》新注释
本成果借助于“关学文库”出版所提供的详实史料,首次整体而系统地考察关学《中庸》学,意在有史料、有观点、有主线、有关切地呈现关学《中庸》学的整体面貌和学术特质,以期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关学建构的文本依据和思想源泉,以及其对《中庸》学史乃至宋明理学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的贡献所在。本成果首先将关学《中庸》学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整体
郭沫若先生是著名的文史大家,本书是郭沫若对中国古代先哲的哲学思想的研究结集,包括: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孔墨的批判、儒家八派的批判、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庄子的批判、荀子的批判、名辩思潮的批判、前期法家的批判、韩非子的批判、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本书对先秦诸子的哲学、政治、伦理等各方面的思想及其源流和演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儒学源流;儒学大师;儒学的影响;儒学经典览胜;配诗圣迹图;儒学启蒙读物撷英,具体内容包括:先秦儒学:奠定了后世儒学基本格局;汉唐经学: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宋明理学:儒学发展的最高理论形态;明清实学与现当代新儒学等。
《老子文献两种》分上下两卷,为一函三册线装古籍整理图书。上卷为《御注道德经》,其将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等四位皇帝对《道德经》的御注进行搜集整理汇编而成,能使读者更好地比较各个皇帝对《道德经》的不同理解。下卷为《老子故里仙乡诗赋》,其将历朝历代对老子故里及老子思想进行歌咏的辞赋进行整理,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诗
本书内容包括:学而、为政、八俏、里仁、公治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图解易经 正版书籍白话文版周易全书国学经典 中国古代哲学书 易经入门 风水畅销书 古代文化算学著作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可谓基于理学对四书的理解,王阳明为心学之集大成者,尽管他没有对四书逐章逐句进行注解,但其思想、著述均在解读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传习录》内容十之七八与四书相关,故此也可视为王阳明基于心学思想对四书的独到心解。本书打破《传习录》的篇章和对话体例,以四书篇章为成书结构,汇集王阳明散落于各篇章的论述,
本书写作上以传统的文本注释为经,以现代论述为纬,对《周易》《中庸》《大学》三部经典文本进行全面注释解读,并对重要的概念、命题等进行深入讨论。总篇幅约25万字。人们常用四书五经概括儒家思想,但从学术角度看它们乃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一个相信天生万物,一个认为理在气先;一个主张成己成物参赞化育,一个执着于道心人心成圣成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