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白话新诗、文化随笔、宪政思辩和回忆录等六个部分,展现了胡适对新文学、新文化、新生活的深入思考和执著追求。关于自由与宽容、革命与改良、民主与独裁、信仰与怀疑,等等,胡适都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诗人的激情加哲学家的冷峻,赋予了胡适作品独特的魅力。他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本书配有约90幅珍贵图
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共10册)
人文科学与现代性是中国现代转型期所进入的两个深层论域。但无论学理概念或意义评价,汉语学术思想界迄今仍缺少切实的界定梳理。本书对人文科学与现代性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特别将这两个概念关联地构成相互阐释的论域。人文科学的独特职能只有在现代性背景下才能显示;现代性的内涵与外延也只有在人文科学的框架中才能与社
此书是曾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的任彦申先生继《从清华园到未名湖》、《后知后觉》两书之后,沉潜三年,突破羁绊,最新推出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他最为真诚的自我审视、自我反省之作,是他对官场生态最为冷峻的观察、思考之作,同时也是他人生智慧、幸福哲学最为集中的表达之作。三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二十多年的领导岗位历练
胡适是一位擅长演讲的大师,梁实秋称誉胡适的演讲具有“邱吉尔风度”,他的演讲题材从说教的人生意义话题,到枯燥的学术问题辨析,从敏感的政治文化热点问题,到冷僻的个案研究介绍,胡适都能通过一场生动、通俗的演讲,打动周围的听众,使听过他讲话的人对他永生难忘。本卷收录胡适演讲中与读书、教育有关的部分。
胡适一生未参加任何政党,但他对政治有“不感兴趣的兴趣”,并将之视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他曾经参与主编《每周评论》,创刊《努力周报》、《新月》、《独立评论》等刊,发表了大量政论时评文章。本卷主要收录了胡适论述五四运动及与青年、个人等相关的文章。
胡适曾说,哲学是他的职业,文学是他的兴趣,政治是他的义务。演讲应是他传达思想信念的工具。胡适早在康奈尔大学二年级时就选修演讲技巧的课程,自此培养出对演说的兴趣,开始了长达四五十年的讲演生涯。胡适是一位擅长演讲的大师,梁实秋称誉胡适的演讲具有“邱吉尔风度”,他的演讲题材从说教的人生意义话题,到枯燥的学术问题辨析,从敏感的
胡适是“传记文学”的极力提倡者,他不仅为自己敬仰的古代学者(如章实斋、戴东原、崔述)立传、编写年谱;而且留心纪录身边朋友的感人事迹,缅怀他们的不朽业绩,如徐志摩、丁文江、张伯苓、熊希龄、齐白石等。本卷收入胡适纪念和回忆历史人物的文章。
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集(二)
问题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