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这批汉简的发掘整理过经过以及四十年来留下的香相关记忆。
马承源主编的这本《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9》共收入竹书七篇:《成王为城濮之行(甲、乙本)》、《灵王遂申》、《陈公治兵》、《举治王天下(五篇)》、《邦人不称》、《史蒥问于夫子》及《卜书》。其中《成王为城濮之行》、《灵王遂申》、《陈公治兵》、《邦人不称》为有关楚史之佚文,《举治王天下(五篇)》和《史蒥问于夫子》则记述了古公
《上海博物馆藏王国维跋雪堂藏器拓本》共收器物八十余件,基本上代表了罗振玉在《梦郼草堂吉金图续编》之后所藏的主要青铜器及铭文的状况,在罗氏所藏器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拓本俱为罗振玉亲手所为,是迄今所见由罗振玉本人手拓的彝器最为集中的拓本汇集,极有文献和文物价值。并且还首次披露了王国维先生所作的跋言三十余通,这些跋言有较多王氏
《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丛芳文存:中国歙砚大观》共分为十一章30余万字400多幅图片,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制砚、售砚、藏砚、玩砚和研究砚文化的人很有参考价值。同时,对考古、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及对奇石、宝玉石等爱好者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北京大学于2009年初承校友捐赠,从海外获得一批珍贵的西汉竹简。竹简保存情况良好,长度有46厘米、30厘米、23厘米三种规格,分别相当于汉尺二尺、一尺三寸、一尺。长简内容为数术文献《日书》,中等简为各种古书,短简为医药类古书。多数竹简均有明显的契口和编绳痕迹,文字字迹清晰,抄写工整,书法清秀美观。竹简总数约3000余枚
汉代统治者的推崇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使四神图像逐步兴盛,并在近四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演变,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图像体系。《汉画四神图像》中汉画四神图像研究的重点,在于梳理四神图像系统,并在构建汉画四神图像志的基础上,对其图式及构成元素进行剖析与探究,同时对其主题及流变进行文化释读。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草业连弧四乳单龙镜、连弧四乳罩龙镜、带地纹连弧四乳双龙镜、带地纹四乳双龙镜、四乳双龙镜等。
《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共三十卷,本书为第九卷。此书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
本书选取了古色古香而历史文化沉淀比较丰富的古玩文物进行写作。本书内容包括:陶瓷、玉石、书画、铜器、文房四宝、竹木牙角雕以及其他杂项。
本书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峡江地区汉晋墓葬考古发现与研究、文化因素分组、峡江地区文化复杂性及分析等。